嬰兒在聆聽身邊的各種聲音,注視各式各樣的顏色、形態,乃至鼻嗅、口嚐時的經驗,都能使他的各項機能迅速發展成長。人類的5種感官比任何機器更為精巧,能敏銳地感覺到極細微的差異和變化。
每種經驗的重複刺激,都會為嬰兒的大腦所記憶,因此若是沒有經驗或次數很少的事物,嬰兒就會感到新奇有趣而想接觸。這段時期可說是嬰兒各種機能意識覺醒且快速成長的黃金時期。
當這個階段的嬰兒在全神貫注地聽、看一樣事物時,即使拿另外的東西逗他,也不易轉移他的注意力,要他同時接受兩種刺激還很困難,因此在小心翼翼觀察嬰兒反應的同時,最好能不超過嬰兒能力範圍,讓他充分的接觸。
2.對母親的印象
嬰兒出生後1個月內,除了受乳的時間外,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睡眠狀態。當肚子因饑餓而嚎啕大哭時,母親便會立即跑過來,一邊溫柔地輕哄,一邊抱在胸前喂乳,於是在懷裏聽著母親的聲音和吮奶的滿足,使嬰兒的心情安定愉快。而當因尿布潮濕、汙穢使嬰兒啼哭時,母親也會來換尿布,解除嬰兒的不舒服。因此在累積多次經驗後,嬰兒會對母親產生非常好的印象。
絕不要因為嬰兒還不會說話,還無法了解語言,母親就保持沉默。即使嬰兒不具備這種能力,母親仍應不停地對他說話。在照顧嬰兒時,如果母親用嬰兒能感覺到的溫柔語氣講述身邊的事,則對嬰兒能力的發展將有非常大的幫助。
隨著嬰兒的成長,喝完奶高興地躺著的清醒時間會愈來愈長,此時應盡量給予嬰兒和母親一同遊戲並接受各種刺激的機會。
由於這段時期的嬰兒,隻能用哭和笑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因此必須隨時觀察他的表情,以了解是否有勉強、厭煩的反應。當嬰兒顯露出興趣和愉快的態度時,這種刺激即恰到好處。最好能多觀察嬰兒的情形,以明了哪些刺激量適合他,最不會令他感到疲倦。
3.嬰兒是否愉快與智力刺激
在遊戲中,最重要的便是運用各種方法,盡量使嬰兒心情快樂,同時增添使嬰兒感興趣的事情。這段時期,嬰兒所能做到的事很有限,但此時期間母子的聯係,對於嬰兒往後各方麵的發展,尤其是語言方麵的能力,卻有難以估量的影響。
借著遊戲,嬰兒會嚐試接觸身邊的各種事物,而培養聽、看的注意力、接受刺激的自信,奠定智能發展的基礎。嬰兒的偶然活動,如吸吮手指、拍手動腿、交扭雙手等動作會刺激身體。這些刺激會造成下一個動作,而引起嬰兒對活動產生興趣的連鎖反應。
嬰兒稍微大一點的時候,當有人從他麵前晃過,他不僅能目不轉睛地注視對方,且當對方走出自己的視野外,也會緩慢地移轉頭部追蹤。在得到哄逗時,能停止哭啼,露出笑容,並開始想發出聲音叫喚別人,此乃欲使用語言與外界溝通。孩子幼小時與母親之間的相互信賴、愉悅的感覺,能促使嬰兒身心健全地發展。
4.刺激嬰兒的記憶
(1)授乳
當嬰兒因肚子餓而啼哭時,母親就要邊說:“寶寶乖,肚子餓了哦,媽媽喂你吃奶!”邊抱起來授乳。
(2)換尿布
嬰兒尿片濕了,母親則親切地說:“寶寶羞羞,媽媽幫你換幹淨,不哭哦!”“好囉,幹幹淨淨,很舒服吧!”等。
(3)給嬰兒洗澡
嬰兒最喜歡洗澡,在他洗澡時,也要不斷地跟他說話。當他顯得很開心時,你可與他麵對麵地相互注視。他喜歡彼此視線接觸的感覺。母親最好能保持微笑或點頭,並溫柔地對他說:“洗澡最舒服了哦!”
母親可借著親切的話語加以誘導,重複刺激嬰兒的記憶。
5.唱童謠
(1)媽媽在這裏
日常可多對嬰兒說“我在這裏”“是媽媽”等的話,使嬰兒把注意力轉向母親。
(2)從各種方向叫喚
嬰兒最喜歡母親的聲音,母親可時常叫喚孩子的名字,或說“我在這裏”“是媽媽”,以吸引嬰兒的注意。起初麵對嬰兒的臉輕喚,待其習慣就要從各種方向來叫喚。
(3)唱童謠
嬰兒在不高興或昏昏欲睡時,母親可溫柔地唱童謠或催眠曲或擁抱。母親的聲音能增強母子間的心靈聯係,使嬰兒的情緒安定,促進智能的發展。
6.聽音樂
(1)聽鈴聲
在嬰兒的右側或左側搖動鈴鐺,然後觀察他的反應。若嬰兒露出不悅的表情,應立即停止,切忌勉強。
(2)聽音樂
富於節奏感的音樂會使嬰兒產生生氣蓬勃的活動狀態,且能豐富情感,母親可配合旋律活動他的手腳和身體。
7.看顏色
(1)醒目的玩具
在距離嬰兒臉部20~30公分處,讓嬰兒看顏色和形狀都很醒目的玩具(球、布玩具、玩偶等),先緩慢移動,以吸引嬰兒的注意力,等到嬰兒注視玩具後,再將玩具左右晃動。由於視線不斷改變追蹤,眼睛和腦部的機能因此而更加靈活。
(2)移動玩具
嬰兒以眼追蹤水平移動的物體較垂直移動的物體容易,開始時要在嬰兒能目視的範圍,以他適應的速度移動,然後再逐漸改變移動的方向和速度。如拉鈴等能轉和發出聲音的玩具,嬰兒都十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