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漆黑劫石(1 / 2)

蒼茫山深處有一座雲霧峰,遠近聞名。其峰不大,隻是周圍始終彌漫著一片濃霧,濃霧之中,一座奇異的山峰若隱若現,故此被世人稱作雲霧峰。

這雲霧峰說來也怪,其外籠罩的一層濃霧,自古以來,始終不見變化,既不消散,也不向外蔓延。而且,霧外可見其中有山峰若隱若現,霧中卻伸手不見五指。生靈隻要一進去,就會暈頭轉向,迷迷糊糊,分不清東南西北,接著又在不知不覺中走出濃霧,始終無法進入峰內。於是,世人皆傳,峰上聚居著一群能排山倒海、呼風喚雨的仙人。

夕陽之下,雲霧飄渺,生出彩光。七彩的雲霧與天邊的雲彩交相輝印,連成一片,使得整個雲霧峰披上了一層炫麗的霞衣。雲霧之中,一條曲徑通幽的小路如幽蛇一般九曲盤旋,從山下直通山頂。小路兩旁,樹木蔥鬱,奇花異草不絕於縷,清風拂過,掀起一疊疊色彩斑斕的浪花。沿著小路,行走在幽靜的山間,看著山外雲霧飄渺,沉醉極了。

山頂的中央有一方清澈的小池塘,池塘呈圓形,裏麵長滿了蓮花。青色的蓮花、綠色的水,在夕陽的揮灑下,交相輝印,熠熠生光。池塘的正中心,有一朵並蒂青蓮,含羞綻放。其上青光流轉,聖潔無暇,滌蕩出生命造化的氣機。

池塘的邊上立著一塊一人高、丈許方圓的青石。青石的表麵光滑無比,在夕陽的照耀下,反射出七彩的光芒。青石之上,盤坐著一個劍眉星目、身著青色蓮花道袍、頭戴蓮花冠的青年道士,約有二十幾許的樣子。道士盤膝而坐,手中把玩著一顆漆黑的圓形小石頭,緊蹙著眉頭,一副不得其解的樣子。

青年道士叫做王亦,本是個孤兒,自小孤苦無依,飽受欺辱。在他九歲的時候,有幸得到當世太極拳宗師陳峰的親睞,收為徒弟。自此,王亦跟隨著師傅,一心苦修太極拳,如癡如醉。童年的磨難造就了他堅強的意誌,不怕苦難,比任何人都能吃苦耐勞。憑著對拳法的執著,他在太極拳上得造詣不斷地突飛猛進,直追其師。後來,陳峰舊傷複發,撒手而去,王亦便繼承了師傅的遺誌——追求古老傳說中的長生大道。在燈紅酒綠的現代都市,苦修太極拳,最終超越其師,成為了新一代的太極拳大宗師。

就在他意氣風發之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上古大羅金仙造化散人的道統傳承——一卷青蓮造化經。憑借著對道的執著和對長生的渴望,他毅然放棄了無上的榮譽和地位,離開俗世,尋找到造化散人曾今的道場雲霧峰。終年濃霧彌漫的雲霧峰,自上古造化散人隕落後,終於又迎來了新的主人。自此,他的足跡遍布於深山老林之中,以清茶淡水為伴,一心苦修青蓮造化經,自號青蓮散人。

“這到底是什麼異寶,竟能隔絕道念。而且堅硬無比,不懼水火風雷,連我的陰陽造化蓮火也奈之不何。”王亦把玩著手中的圓石,百思不得其解。這塊石頭是他在雲霧峰頂的蓮花池中發現的,漆黑如夜,中心隱隱約約可見一條條奇異的紋路,勾勒出一朵若隱若現的漆黑火焰。初次見到時,這石頭正靜靜的躺在池中心的並蒂青蓮下麵,挨著蓮莖,那時這朵並蒂青蓮還沒有綻放開來,不時可見一縷縷青色華光從青蓮的蓮莖流入漆黑圓石,消失在那若隱若現的漆黑火焰紋路中,火焰吸收了一縷縷地青色華光後,紋路隱隱約約明亮了一點點,勾勒出的火焰形狀更加的清晰了,焰心之處隱隱約約之間,似乎誕生了一點若有若無的綠色。

第一眼看到這並蒂青蓮仍含苞待放時,王亦就很奇怪,根據造化散人的卷軸記載,這朵並蒂青蓮是造化散人很早就培育在這峰頂的池塘中,在造化散人隕落時就已經含苞待放了,現在經過數百萬年的培育,理應已經孕育成熟才對。據卷軸記載,這朵並蒂青蓮很不簡單,是造化散人在上古洪荒年間機緣之下得到的一顆先天蓮子培育而成的,蓮子據說和混沌時期應大道造化而出的二十四品創世青蓮有些關係,是創世青蓮的子體十二品淨世青蓮結出的唯一一顆蓮子。而那培育蓮子的池水也不簡單,是天地初開時孕育出十二品淨世青蓮的池水遺留所化,原本是富含造化生機的先天三光神水,雖被淨世青蓮吸收了絕大部分造化生機,但也遺留有一縷淨世青蓮的造化氣機,演化成了一種罕見的後天神水,完全不輸於佛教傳說中的八寶功德池水,尤其適合培育淨世青蓮所結出的青蓮子。在造化散人未隕落時,這朵並蒂青蓮就已經含羞待放了,現在經過數百萬年的孕育,卻還沒有培育成熟,很不合理,王亦對此是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