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千姿百態的昆蟲(1)(1 / 3)

白蟻蓋房

也許是由於俗名相似的原因吧,白蟻往往被人們認為是蟻類的近親。但事實上,白蟻在昆蟲綱中形成單獨的一個目,即等翅目。而蟻類卻是與蜜蜂、黃蜂等組成另一個目,即膜翅目。在動物世界中,白蟻真正的近親是蟑螂,雖然隻有極少數種類的蟑螂具有白蟻的那種消化纖維素的能力。目前,全世界白蟻的種類約有二幹多種。

大家都知道,白蟻是最具有破壞力的昆蟲,它們具有消化纖維素的能力,因此它們在人們的家裏,危害房屋、家具和衣服,還危害莊稼和樹木,有時還會破壞河堤。“千裏長堤,潰於一蟻”說的就是白蟻。

白蟻的這種消化纖維素的能力,來源於生活在白蟻腸子內部的鞭毛蟲。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中叫做共生。

白蟻自己並不能消化纖維素,而是白蟻腸內的鞭毛蟲,將纖維素消化成白蟻能夠吸收的葡萄糖,而鞭毛蟲隻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讓給白蟻來利用。這樣看來,鞭毛蟲可能吃了很大的虧,但是鞭毛蟲不這樣做也沒有辦法,因為,它必須得靠白蟻將纖維素吃進肚子裏,才會有食物來源。它們相互依賴,相得益彰,如果將它們分開,誰也無法生活。如果將白蟻放在40℃的條件下,可以殺死腸中的鞭毛蟲,白蟻並不會死亡,它還能繼續吃木頭,但是沒法消化,很快就會被餓死。反過來如果沒有白蟻,鞭毛蟲自己也不能啃木頭。這是多麼奇妙的事情啊!雖然食草的牛羊等動物也能夠利用纖維素,但是這些動物自己並不能消化纖維素,而是像白蟻依賴鞭毛蟲那樣是依靠它們腸子中的細菌來消化纖維素的。

在許多荒漠和半荒漠地區,常常能見到一些高大的土丘,這就是白蟻建造的家園。人們把它叫作蟻塚,它有時能有一人多高。建造蟻塚的基本材料是沙子和土,另外還有一些腐枝敗葉,再加上大量的白蟻自身的分泌物。

事實上,我們在地麵上所看到的土丘,也隻是整個白蟻城堡的一小部分。在地下還有洞道和洞室,可深入到地麵以下好幾米,以至於可以達到地下水層。地上的蟻塚也是空心的,裏麵有很多通向地下洞室的通風道,由於地上部分在陽光下受熱,因些它可以像煙囪一樣起到給地下部分通風的作用。而地下的洞室則非常巨大,甚至可以容納下一個人。

在澳大利亞,有一種白蟻建造的蟻塚是側扁的,它的長軸總是指向南北方向。因此,當人們在沙漠中行走時,可以用它來指示方向,當地人把這種白蟻叫做指南針白蟻。

白蟻的城堡

白蟻是社會性昆蟲,在每一群當中隻有一隻雌性白蟻,它就是“女王”,它舒舒服服地躺在巢穴的中心,由很多殷勤的工蟻侍候著,甚至她吃東西也要工蟻喂。

她唯一的工作就是產卵,每天要產幾百粒,產下的卵則由工蟻們小心翼翼地搬運到能夠孵化卵的地方去。工蟻沒有生殖能力,每個白蟻群中隻有幾隻雄蟻,與“女王”一起進行繁殖。“女王”身邊和巢穴的入口都有兵蟻把守,兵蟻的頭部很大,嘴非常強勁,它們唯一的任務就是防衛敵人的侵入,像“女王”一樣,它們自己也不能吃東西,是靠工蟻分泌的一種富有營養的液體來喂養它們的。

由於缺乏像螞蟻那樣堅硬的外骨骼,因此白蟻保持體內水分的能力非常差。它們隻能在夜晚比較涼爽的時候才出來取食。它們可以用沙子在地麵上,甚至在高大的樹上建築封閉的通道,就像是一條有頂的長廊一樣,它們可以很舒服地來往於巢穴和主要的取食地之間。它們把絕大多數食物都運回巢穴中去,並不是自己吃飽了肚子空著手回家的。

白蟻隻吃植物性的食物,包括木材、菌類、稍微有些腐爛的葉子等。這一點也與螞蟻有所不同,螞蟻有時候也會吃動物性的食物。據科學家們計算,在澳大利亞,被地下的白蟻吃掉的植物,要比在地上的羊、牛和袋鼠吃掉的植物的總和還要多。

蜜蜂王國

蜜蜂是一種過群體生活的昆蟲,生物學家稱它為“社會性”的昆蟲。每群蜂的內部有嚴密的組織和細致的分工,每個成員更盡其職,互相配合,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因此文學家形象地把它叫做“蜜蜂王國”。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有趣的“蜜蜂王國”。

“蜜蜂王國”裏有三種成員:蜂王、雄蜂和工蜂。蜂王是一種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雌性蜂,體碩長,大腹便便,一眼就能看出來。通常一群蜂隻有一個蜂王。雖然叫做“王”,但它並不是蜂群內發號施令的“君主”,而是整個蜂群的“母親”,成天埋頭產卵,其他什麼事都不管。在產卵盛期,一隻蜂王一晝夜可以產2000多粒卵,這些卵的總重量相當於它的體重,生殖功能如此旺盛在動物界裏是少見的。

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發育而成的,體型粗壯。它唯一的職能是與蜂王交配,交配後即死亡。雄蜂是十足的懶蟲,什麼活都不幹,吃飽了不是閑呆就是遊逛,食量還特別大。因此,除繁殖季節以外,當蜜源斷絕、食物緊張的時候,工蜂就把這些“好吃懶做”的家夥趕出蜂巢,讓它們凍死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