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象深處(代跋)何西(1 / 1)

一直以為幹技偵、當編輯近二十年的熊劍先生,隻會一門心思寫那些偵破一類的紀實文章,殊不知,他劍膽琴心,乘雅興也弄起閑情的散文來,且文字靈秀,筆墨灑脫,語言詼諧,頗有清新酸辣的韻味。

初讀熊劍在一些報刊上發表的千字散文,並不以為然,隻覺得是很常見的隨感記錄罷了,或許已司空見慣,便沒在心底留下什麼深刻印象。

但當我細細讀完他的《悲壯橄欖情》樣稿之後,不知不覺間心靈逐漸被文字所觸動。發現其中真情實感的傾注其實很有獨到之處’思想感情的火花處處閃現。他以一個警察敏銳的眼光去觀察社會,去剖視人生,但絕對不是純粹的職業“捕捉”,他給警察生活滲入了一種情的韻致。書中許多散文詩均是以情動人。正如他所寫的《警察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所以熊劍筆下的人物總是有血有肉可敬可親。《警嫂》,寥寥幾筆,就勾畫出警嫂們獨特的內心世界和犧牲精神;《下輩子,我還當刑警》,娓娓道來、如唱如和,三言兩語就抒發出一位普通刑警的無悔人生。

警察無淚,英雄無悔。這就是熊劍筆下悲壯的警魂。如《圍捕》、《潛伏》、《追逃》、《姣警》等篇什無不如此。

常常走進大自然,便有了一係列遊記。每到一處,熊劍總是用心去感受自然與人之間的密切牽連。遊記不好寫,因為人間風景名勝早被文人騷客揮灑得淋漓盡致,如果去重複去模仿,去人雲亦

雲,隻能如同一杯白開水,味如嚼蠟。無疑,熊劍不會這樣,他寫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總是用批判的眼光,尋找新的視角,閃爍新的思想,然後用心去寫。他的遊記,寫出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秀麗,也寫出了他感悟的人生哲理。《詮釋桃花夢》、《半座名山》、《湄江有洞看耕田》、《哭孑L廟》、《夢裏遠浦又歸帆》等篇什,均給人一種新的感覺和徹悟。紅塵世界,物欲橫流。熊劍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能守住一方純淨的天地,抒寫事業情、山水情、兒女情、往事情,在心靈上留下一些純情的文字,已顯得極其珍貴。然而,他寫作的目的怎一個“情”字了得?這位從洞庭湖走出來的漢子,讓骨髓裏的那股透著人間正氣的純情從心尖流向筆尖,他不在乎擁有成就的輝煌,隻在意這是一種情的使然,是一份生活的滋潤。脫俗的文字源於脫俗的心靈。我想,熊先生亦然。

印象深處,忍不住寫下這些,可說是一點感動。

1997年1月於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