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在柏舉進行大決戰(1 / 2)

楚軍駐紮的柏舉地區,正是孫武他們給楚軍設計好的地方,孫武就是希望利用這個地方對楚軍進行一次圍殲。

這時吳軍已經集結好人馬,準備在柏舉這裏與楚軍決一死戰。

闔閭的弟弟先鋒夫概見楚軍已經進入吳軍事先準備好的作戰地區,並且探聽到楚將不和,便建議立即攻擊楚軍。

夫概對吳王請戰說:“楚將子常不得人心,他的部下根本就沒有鬥誌。薳射雖來援救,但是不聽調遣。如果我軍先聲奪人,發起進攻。楚軍必然大亂,然後我軍再大舉進攻,一定可以取勝。”

但闔閭、孫武出於“有戰必勝”的謹慎考慮,想等待最佳的進攻時機。

夫概回到自己的營帳,對部下說:“君王既然任命我作先鋒,我就有權調動本部軍士。軍事上應該以利為上,我趨利而動,隨機應變,見機行事,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於是,夫概親自率領自己的5000軍隊,乘楚軍尚未開飯的時候,發起突然襲擊。

楚軍正準備吃飯,根本沒有想到吳軍敢主動進攻,見吳軍突然殺來措手不及,被殺得不辨東西。

夫概衝進楚軍大營,子常一點兒防備也沒有,營裏邊頓時大亂。

武城黑拚命擋住吳兵,子常來不及坐車,跌跌撞撞逃出後寨,左肩膀上已經中了一箭。

正碰上史皇率本部兵馬趕到,趕緊請子常上車,然後對子常說:“令尹您自己掂量著辦吧!小將應該戰死在這裏!”

孫武見夫概突擊得手,一方麵害怕他有什麼閃失,另一方麵也看到是個進攻的好機會,所以他當即指揮大軍掩殺過去。

吳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呐喊著衝進楚營。鼓聲震天,人喊馬嘶,車數交錯,刀光劍影,血肉橫飛,兩軍在柏舉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肉搏戰。

吳軍攻勢凶猛,楚軍抵敵不住,紛紛奔逃。子常見敗局已定,就脫下官袍鎧甲,駕著車急速逃走,可是又不敢回郢都,隻好一直奔鄭國逃難去了。

楚軍失去主帥,成為一盤散沙,結果一敗塗地,這時伍子胥也領兵趕到。

楚軍部將史皇唯恐伍子胥追趕子常,就提著畫戟領著本部人馬殺入吳軍,左衝右突,殺死吳軍兵將200餘人,楚軍傷亡也不在此數以下,史皇身中數箭,倒地而死。

楚將武城黑迎戰夫概毫不退卻,也被夫概斬於馬下。

薳射的兒子薳延,聽說前營被攻破,急忙報告自己的父親,要帶兵前去援救,薳射不答應,親自站在營寨前彈壓,傳令說:“誰敢亂動就斬了誰!”

子常的敗兵都歸了薳射,清點一下還有1萬多人。薳射說:“吳軍乘勝追殺,擋也擋不住了。趁他們還沒攻到,不如先退回郢都,再作打算。”於是命令大軍拔寨返回,薳延先行,薳射親自斷後。

吳軍乘勝追擊,在柏舉西南的清發水,即今湖北安陸西的損水地區,追上了楚軍。這時大敗而逃的楚軍,正在搶舟奪船,爭相渡河逃命。

吳王正要下令發起攻擊,孫武說:“困獸猶鬥,何況是人呢!楚軍見我急攻,知道隻有死路一條。必然死裏求生,與我拚死一戰,我軍未必能勝。”

吳王說:“那該怎麼辦呢!難道說就這樣放走他們嗎?”

孫武笑笑說:“那當然不是,不過如果我們能給那些先渡河的楚軍一條生路,沒有渡河的楚軍便士氣低落,隻顧逃命。我軍乘其半渡的時候發起攻擊,誰還肯拚死作戰?這一仗算是贏定了!一定會大勝。”

吳王聽從了孫武的建議,後退十公裏安營下寨。

再說薳射聽說吳兵追來了,正要列陣迎敵,又聽說吳軍撤退了10公裏,喜滋滋地說:“我早就知道吳國人膽小,不敢窮追。”

於是薳射下令全軍一早吃飽過江。誰知道,剛剛渡過去十分之三,孫武率領吳國的兵馬就殺過來了,楚軍紛紛爭奪渡船,一時大亂。

薳射製止不住,隻好跳上車就跑。沒渡過去的士兵,也都跟著主帥亂竄。吳軍從後麵掩殺過來,得了無數的旗鼓戈甲。

這樣,吳軍在清發水又大敗楚軍。楚軍死傷很多,溺水者更是不計其數,幾乎把河水都堵塞了。

孫武讓唐蔡二侯,各自領著本國兵將,奪取渡江的船隻,沿江一路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