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曉,你快給我回來,你又要溜到哪去!”周正康朝著逃出家門的女兒大喊。
“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去書院,學些知識總是好的別整天逼孩子拿刀弄槍,將來遭夫家嫌棄。”周夫人說到,想到曉曉小時候就被夫君送去學武,嗔怪道:“曉曉以後嫁不出去,看你怎麼辦!”
周正康隻有一個女兒,出生便體弱多病,幾個月下來本應有嬰兒肥的臉都瘦得皮包骨。大夫無計可施說活不過幾歲。周正康夫婦傷心欲絕在江州廣招神醫。就是找不到救治的方法,都說她無病,這體弱天生便是天命,無藥可救。
正當周正康絕望之際,天機子雲遊路過聽到周家有女病危招各路神醫相救的消息。在私底找上周正康說他可以救治周曉曉但曉曉必須拜他為師,跟隨他學武。
周正康不解問為何要收自家體弱的女兒為徒,天機子隻回答了一個字“緣”。周正康雖不舍曉曉自幼不在身邊但迫於無奈同意。想這或許就是佛家所說的造化吧。
周正康對妻子解釋是曉曉體弱找了個師父學武強健身體,那師傅會醫術曉曉無性命之憂。周夫人即使理解丈夫的這樣做的原因,但對於他這樣不說一聲就將曉璿送走有些埋怨。
周正康心知自己對不起夫人,讓她們妻女兩前十年少有機會相見。聽了妻子埋怨的話,走到她身邊從後麵抱住她,靠在她的發髻聞了聞她身上的清香。投降似的說“是我的錯,曉曉長的像你如花似玉有誰不喜歡,何況曉曉回來後你教導的那麼好。”周夫人原名鍾清蓮是江州第一美女,生長在書香世家才女一枚,和周正康是青梅竹馬。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如此溫柔如水、才藝雙馨的女子,便被周正康先下手為強。哪怕曉曉已是豆蔻年華兩人的感情還是如熱戀般:有增無減。
“就你嘴貧”周夫人微紅了臉,轉念又擔憂道“曉曉也及笄,這幾年來老去書院找張夫子怕是對他有意,你那天派人打聽打聽。”
周正康聽後想到了些事答應了,又和周夫人聊了些家常,就出門去了事務府。
去書院路上。
一位女子,哦不,應該說是女孩,臉上還留了些青澀,配上一身輕飄的抹綠衣和淡黃的輕紗外衣美豔中帶著幾分的可愛。頭發用一支桃木發簪綰起,簡單清雅。正是從家裏“逃”出來的曉曉。
走出自家宅子的範圍,經過鄰居王府。恰巧王府的王金鳳外出回府,下轎就看見曉曉走過。“曉曉,你這要去哪?”
曉曉聽到有人叫她,便停下腳步,轉身一看原來是王姨。王姨是王家的當家主母,王老爺去世早,王姨一人扛下了整個王家的事務與家族的外戚鬥智鬥勇。站穩主母的地位也守住了王老爺留下的家業,正謂是奇女子,在民風日益開放的冷王朝極受人稱讚。
曉曉自小是和王姨的兒子王海峰認識雖並不是時常相見但也是知道王姨的不容易,心中十分敬佩王姨。值得欣慰的是王海峰爭氣,近年已經接手王家的生意。曉曉看著王姨回答到“王姨,好久不見。我正要去書院。”聲音帶著糯糯的甜味,讓人聽起來十分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