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四豪
原文
琴對瑟,劍對刀,地迥①對天高。峨冠②對博帶③,紫綬④對緋袍。煎異茗,酌香醪⑤,虎兕⑥對猿猱⑦。武夫攻騎射,野婦務蠶繅。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風兩岸武陵桃。螺髻青濃,樓外晚山千仞;鴨頭綠膩,溪中春水半篙。
注釋
①迥:遠。②峨冠:高聳的帽子。③博帶:寬闊的腰帶。④紫綬:紫色的綬帶。⑤醪:酒的稱呼。⑥虎兕:老虎的幼崽。⑦猱:猴子。
釋義
瑟和琴相對,寶劍和鋒刀相對,地遠和天高相對。高聳的帽子和寬闊的腰帶相對,紫色的綬帶和大紅色的衣服相對。煎草藥,品佳釀,老虎的幼崽和猿猴相對。男子專攻騎馬射箭,而婦人操持家務,勤養桑蠶。淅淅瀝瀝的秋雨中,原野上長滿茂盛的翠竹;春風習習,江兩岸桃花盛開。傍晚時分,樓外的山峰連綿起伏,頭發烏黑、發髻高盤的女子登樓遠眺;桃花水已漲到劃船用的竹竿的一半,綠頭鴨嬉戲其間,這說明春天來了,春意盎然。啟示越讀越有味道,越品越有情致,越琢磨越有趣味,對文的世界絕不沉悶單調,隻要你潛心研讀,自是別有一番天地。
典故
射石飲羽有一則故事,叫做"射石飲羽"或"射石沒羽",是說把箭射進石頭裏去了。故事大意是這樣的:周朝時,有個楚國人叫熊渠子,是個著名的射箭能手。一天夜裏,他獨自行經山路,見前麵路旁有一塊大石,以為是一隻老虎伏在那裏。他連忙拉起弓,搭上箭,對準了那隻"老虎","嗖"的一聲射了過去。他想:"我這一箭,定能射中老虎,而且必然要了它的命。"誰知那隻"老虎"動也不動。他心中不免生疑,走近一看,才知是一塊大石頭,而那箭已經整個兒射進石頭裏,連箭翎都深深沒入,幾乎看不見了。人們說,這不僅是因為渠子的力氣特別大,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於他精神集中,以必勝的信心去製服對方,所以出現了這樣的一個奇跡——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他這種堅韌的毅力,就連金石之類的硬東西也阻擋不住。)可見熊渠子的誠心是世人少有的,足以做一楷模。世上的事,隻要全心全意地去做,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這叫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