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雪峰
位於坦桑尼亞的乞力馬紮羅山冰川美得令人窒息,它在東非平原上拔地而起,海拔高度達到約5892米,頂部被白雪覆蓋的曆史長達1.2萬年。
在斯瓦希裏語中,乞力馬紮羅山意為閃閃發光的山。它的輪廓非常鮮明:緩緩上升的斜坡引向一長長的、扁平的山頂,那是一個真正的巨型火山口——一個盆狀的火山峰頂。酷熱的日子裏,從很遠處望去,藍色的山基賞心悅目,而白雪皚皚的山頂似乎在空中盤旋。常伸展到雪線以下縹緲的雲霧,增加了這種幻覺。山麓的氣溫有時高達59℃,而峰頂的氣溫又常在零下34℃,故有赤道雪峰之稱。
早在150多年前,西方人一直否認非洲的赤道旁會有雪山存在。1848年,一位名叫雷布曼的德國傳教士來到東非,偶然發現赤道雪峰的奇景,回國後寫了一篇遊記,發表在一家刊物上,詳細介紹了自己的所見所聞。然而,連雷布曼自己也沒有想到,就是這篇文章給他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眾人指責他在無中生有地宣傳異端邪教,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使這位傳教士備受冤枉。1861年,又有一批西方的傳教士、探險者來到非洲,親眼目睹赤道旁邊的這座峰頂積雪的高山,並拍下了照片,西方人開始相信雷布曼所講的事實,從而結束了對他長達13年的指責。盡管後來仍然有人否認非洲赤道旁會有雪峰,但赤道雪峰的存在至少已有數萬年的曆史。
乞力馬紮羅山一直是一座神秘而迷人的山,在坦桑尼亞人心中無比神聖,很多部族每年都要在山腳下舉行傳統的祭祀活動,拜山神,求平安。
即將消失的世界奇景
乞力馬紮羅山是非洲最高的山。根據氣候的山地垂直分布規律,乞力馬紮羅山基本氣候,由山腳向上至山頂,分別是由熱帶雨林氣候至冰原氣候。風景包括赤道至兩極的基本植被。因為位於赤道附近所以植被從熱帶雨林開始。氣候分布屬於非地帶性分布。因此乞力馬紮羅山多容易形成地形雨,給它帶來豐富降水。
在海拔1000米以下為熱帶雨林帶,1000-2000米間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2000-3000米間為溫帶森林帶,3000-4000米為高山草甸帶,4000-5200米為高山寒漠帶,5200米以上為積雪冰川帶。
人類對於乞力馬紮羅冰川的研究始於十九世紀。通過標繪冰川融化趨勢線,科學家發現乞力馬紮羅的冰川在過去80年內,縮小了80%,並且可能在2015到2020年間徹底融化消失,屆時赤道雪峰的奇觀將與人類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