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1984年貨幣值計算,該基地的建立約需資金500~900億美元,要用25年時間才能完成。這比用11年登上月球還多14午。白宮和航宇局支持並重視這次專家座談會,期望專家們為美國重返月球提供需要的科學技術資料。航寧局局長貝格斯在座談會上首先發言:“我深信今後25年內美國人將能回到月球上去,建立一個永久基地。它將成為開發含氧月岩工廠,並成為飛向太陽係內其他行星和天體的跳板,如火星及近地球小行星。”他又說:“空間站將是飛向月球的中途站。”總統科學顧問基沃斯講:“空間站將是建立月球基地的一個中間轉運站。月球基地是一個大膽設想,振奮人心的目標之一。”曾乘“阿波羅-17”宇宙飛船在月麵逗留三天的宇航員哈裏森·施米特參議員提出21世紀空間活動目標,請政府考慮從月球起飛的一次火星載人旅行。
美國科學家和政府官員相信美國會正式擬定重上月球探索計劃。戈達德飛行中心地質學家保羅·洛溫談到,在對月球尚未掌握第一手科學資料時可進行國際合作。他設想由4~6名宇航員乘裝備齊全的月行車,橫渡月麵上的英布伍姆盆地,用3~6個月時間行程4000千米。
宇航員踏上月球後,可一路上勘查地質,設立營地,采集岩石,加以分析;他們將帶有高分辨照相機及高靈敏度遙感器;用能鑽幾百米深的鑽探機取樣。這就可以獲得廣泛月麵地質結構。另外,還有3名宇航員乘波音公司造的“月球漫遊車”做短期月球觀光旅遊。為實現建立月球基地的設想,首先耗資520億美元做月球基地偵探,尋找建月球基地點。
座談會上,科學家們為月球基地建設和利用提出了一些構思,如建立月球天文台。因為地球受其大氣和人為無線電波幹擾,嚴重影響光學、遠紫外、伽馬射線、射電和微波的觀測。他們認為月麵是幾個天文學領域最理想的地方,諸如射電天文學、微波天文學、紅外和亞毫米天文學、光學天文學以及宇宙射線觀測等。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天文學衛星,包括1990年4月人軌的空間望遠鏡,因觀測儀器的不穩定性,幹擾一些掩星和幹涉儀的測量,但月球擋住來自地球的射頻放射,不受幹擾。此外,月球上可建立大型觀測陣,以超高分辨率和高靈敏度探測微弱光源。在月球真空環境裏能有效地使用天文觀測儀器。假若在月麵上安放25米光學望遠鏡,能提供超過空間望遠鏡100倍的觀測麵積,分辨率高10倍。總之,月麵天文台比天文學衛星和地球天文台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約翰遜空間中心一位專家提出要建立月球基地,首先應解決封閉生命保障係統,這樣才能使人長時間停留在片麵上,因為月球是極熱和極冷(白天120℃,夜間-120℃)的空間環境。他談到月球生保係統采用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在氧化時,有機物和氧氣能遊離混合,可使生保係統在月球站設計上予以簡化。還有幾位科學家提議在月球開辟農場,利用月球含有許多種礦物質的土壤,在加壓圓頂罩內種植作物,但需勤日氮。幾位工程師讚成用SP~100空間核反應堆作為月球基地電站;有的工程師還談及科用月麵上鈦鐵礦熱還原生產氧,可提供氧氣。至於如何建造月球基地,專家們討論了用月球土壤和水混合,或與其他液體混合構成基地結構混凝土。加利福尼亞設計院的卡裏裏提出一種新的“岩漿結構”,用聚焦日光熔化月球土壤,生產一種可雕成裝置的柔韌材料。會上,專家們也討論了用“月球灰質粘土結構成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