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管家接過那張去借錢的紙,上麵五個人的名字並不是什麼受過王爺恩惠的人,而是五個鼎鼎有名的大內侍衛。
王爺突然借銀兩,所以那個管家心中自然明白了。
養女救父
古時候,有一個知府剛正不阿,頗有政名,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權貴。
那時貪官橫行,大家都視這個知府為眼中釘肉中刺。
為了除掉他,多個貪官聯合起來上奏,汙蔑他貪贓枉法。皇帝被蒙蔽,隨之下詔將其罷官免職,發配邊疆。
這位知府有位養女,因受其的恩惠,為報答恩情,便同他一起前往邊疆,好在路上照顧他的起居。他的這位養女很是聰慧,不但會說,還懂得人情,偶爾給那些押送的官員一點小恩小惠,這位知府的日子就好過了很多。
但是這位知府不服,他蒙冤上刑,若是到了邊疆,那他的冤屈就會永遠得不到平反,所以日日都想逃跑。
這天,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這兩位押解官員喝酒喝得起興,他的養女有一個計謀,讓這位知府假裝去茅廁,然後伺機逃走。但是這位知府又怕連累了他的養女,說什麼也不肯自己走。沒想到他的養女說她自有辦法逃脫,這位含冤的知府這才答應下來,趁機逃走了。
後來,這位含冤知府成功逃走了,那兩個押解官員正想拿他的養女出氣,沒想到這位聰明的女孩一番話,說得讓那些官員不忍,放了她。
親愛的小讀者們,你們知道這位聰明的女孩說了什麼嗎?
這個聰明的小女孩抓住押解官員的衣襟,含淚說道:“我本不是他的親生女兒,我為報他一飯之恩,日夜伺候。沒想到,他去逃之夭夭,讓我替他頂罪,我本是農家的女兒,我的老父老母可怎麼辦啊?”
這兩個官員本也是農家的孩子,一個弱女子在他們麵前哭訴,看到她的委屈,心中不忍,於是便放了她。
巧舌如簧的晏子
春秋時期的齊景王非常喜歡馬。一次,秦王派使者給景公送了一匹西戎國的汗血寶馬,景公非常喜歡,不僅賞賜了那個使者很多金銀珠寶,還給此馬安置了窩,配了馬夫。
有一天,馬夫母親突然病逝,他急忙回家奔喪,由於著急,忘了安排人來喂養這匹馬。待馬夫奔喪歸來,那馬已餓得奄奄一息,馬夫拿來飼料喂,那匹馬竟不知饑飽,狂吃起來,最後居然撐死了。
齊景公聽到汗血寶馬撐死的消息,勃然大怒,吩咐手下將馬夫捆綁起來,要殺馬夫祭馬,還要為汗血寶馬舉行了一場隆重的葬禮。
眾大臣一聽,都覺得此事不妥,為了一匹馬就殺人,還要為馬舉行葬禮,豈不是招天下人的責罵嗎?紛紛上告,請大王三思。
齊景公怎麼也聽不進去,執意要殺馬夫並給寶馬舉行葬禮。這時,巧舌如簧的晏子站出來,說自己讚成大王的做法,還說出了那馬夫所犯下的罪。可是聽完晏子的所指出的馬夫的罪過,齊王居然改變決定,把那馬夫無罪釋放並放棄舉行葬禮了。
你們知道晏子說了什麼嗎?
晏子說:“大王,那馬夫該殺。首先,您讓他喂馬,他卻把您心愛馬喂死了;其次,他讓您因為一匹馬殺人,讓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形象受損,其他小國也會認為我們齊國重視馬輕賤人。所以說,把他千刀萬剮都不解恨。”
而齊王,聽後覺得自己不應該因為一匹馬而失了人心,所以放了那馬夫並決定不舉行葬禮。
臨摹書法
清朝時期,乾隆皇帝愛好書法,常常在禦書房練字,雖說他的字在那個時期數上流,但和才子紀曉嵐比起來還是有差別的。
一天,乾隆宣召紀曉嵐來禦書房,他先臨摹了一篇王羲之的蘭亭序,那字龍飛鳳舞,蒼勁有力,乾隆看著自己的作品很滿意,於是也讓紀曉嵐臨摹一遍,好比較個高下。
紀曉嵐推辭不過,隻好也臨摹了一遍。說實話,比乾隆臨摹的神韻是有之過而無不及,並不比王羲之的差!紀曉嵐在當時也是赫赫有名的書法家啊!
乾隆故意想整紀曉嵐,於是便問道:“紀大學士,你看我們兩個的書法,誰第一,誰第二啊?”
紀曉嵐自己心知肚明,這是乾隆在為難他,要是說皇帝的書法好,那就是自己阿諛奉承,不符合事實,乾隆會判他欺君之罪;若是說自己的好,會落個大言不慚,以下比上的罪名,乾隆一樣會治他的罪。
在左右為難之際,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回答。乾隆聽後,先是一怔,後又哈哈大笑起來。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紀曉嵐是怎麼回答的嗎?
紀曉嵐答道:“臣的書法,在大臣中位列第一;聖上的嘛,在皇帝中位列第一。”
這樣,乾隆就找不到漏洞懲治紀曉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