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提高孩子應變能力的益智故事(3)(2 / 3)

他把軟梯放到下麵後,他先讓他們其中一個人攀上軟梯,待水齊到頸部的時候再讓另一個人攀登。

因為攀升速度與水漲的速度相等,使水的高度始終在人的頸部。借助水的浮力,人在水中的重量就大大減輕了。

這樣,軟梯就可以負擔得住兩個人了。

音樂傳死訊

漢朝有一位大官,老年得子,而且他這個小兒子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僅十幾歲就被皇上封為平西大將軍,此時正在關外領兵打仗。

有一天,這個大官過七十大壽,家裏賓朋滿座,歌舞升平,可就在這時傳來了他小兒子戰死的消息。朋友家人都深知他非常愛這個兒子,所以誰也不敢前去告知這個噩耗。但是,死訊又不能不報,事後若是被他知道了肯定會被懲罰。

正當大家都束手無策的時候,一名聰明的歌女用音樂委婉地表達了這個小將軍的死訊。

你知道他是怎麼用音樂表達的嗎?

歌女正彈著歡快的曲調,突然彈起了一首《戰馬狂奔曲》。樂曲描繪了沙漠刀光劍影,冒死奮戰的壯烈情景,氣氛十分動人。

樂聲戛然而止,神態悲戚的歌手默默不語,漸漸地,她又用另一根細弦,奏出了淒涼哀婉、如泣如訴的樂聲。

這位大官從音樂聲中,從親朋好友悲切的臉上,已感到發生了什麼不幸的事。一打聽,方知小兒子戰死的消息。

於是,立即撤掉酒席,為兒子哀悼。

商人過橋

有一個做鋼鐵生意的商人,帶著自己的車隊準備到南方地區去販賣鋼鐵。可當他們走到一座橋時,卻發現橋頭上立著一塊醒目的石碑,上麵寫著這座橋的曆史和它的最大承重是20噸,可是每輛車的重量都是十噸,再加上十五噸的鋼鐵,它們的重量明顯超過了橋承載的最大重量。到底要怎麼辦呢?這個車隊的所有人包括老板都犯了難。

這時,從橋的對麵走過來一個老先生,說自己有辦法能讓這個車隊安全過橋。可是,他有一個條件,就是希望這位老板能送他兩塊鋼鐵。這位正為過橋一籌莫展的老板很快答應了,按照這位老先生的辦法,他們果然順利過了橋。而這位老板也如約送給了這位老先生兩塊鋼鐵。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位老先生的辦法是什麼嗎?

原來這位老先生先讓老板把每輛車上的鋼鐵都綁在一塊,然後又讓他取來一條比橋麵還要長的鋼索,係在車子與鋼鐵之間。

這個辦法的好處就是,車子和鋼鐵的重量就不會同時壓在橋上了,所以他們才能順利過了橋。

智抓盜賊

一天晚上,小鬼在鄰居小胖的家裏玩遊戲,回來發現奶奶已經在客廳的沙發上睡著了。小鬼的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家裏隻有小鬼和奶奶相依為命。就在小鬼剛要叫醒奶奶讓她回屋裏睡覺時,發現屋裏的一角有兩個身影。小鬼心裏害怕極了,他知道這是兩個潛入家裏的盜賊,可此時夜深人靜,屋裏就隻有他和奶奶兩個人。怎麼辦呢?看著還在客廳裏等他回家的奶奶,小鬼不禁愧疚起來。

小鬼越想越害怕,萬一盜賊突然出來將他們殺了,自己和奶奶豈不是白白送命了?小鬼靈機一動,他想到一個好主意,並最後在鄰居的幫忙之下抓住了那兩個盜賊。

你們知道小鬼到底是用怎樣的方法抓住盜賊的嗎?

小鬼先是把奶奶叫了起來,然後當奶奶在責怪他為何這麼晚回家後,突然大發雷霆,然後看到家裏的玻璃器具就摔,奶奶看到小鬼的行為後,不禁大失所望,覺得自己很委屈,便放聲哭了起來。

鄰居在聽到玻璃碎地的聲響後被吵醒,又聽到奶奶的哭聲,都忙趕來探聽是怎麼回事,待屋子裏的人多了之後,小鬼才說出牆角裏有賊的事情,於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抓住了盜賊。

燈泡的體積

在一次數學老師的實驗課上,老師讓同學們測量一下燈泡的體積,是為了檢測一下上星期剛剛學過的體積計算方法,也是為了看看哪位同學最聰明。

老師剛剛宣布完,就看到同學們都拿起鉛筆和尺子專心致誌地在下麵測量燈泡的直徑和高度,忙得不亦樂乎。但是有細心地同學發現,燈泡的形狀是不規則的,這樣測出的直徑和高度算出來的體積是不準確的,忙活了半天,誰也沒有測出來。

這時,老師看到了坐在後排的一位同學,什麼也沒有做,便讓他站起來說測量的方法,隻見這位同學走到講台上,三兩下就把燈泡的體積測出來了,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位同學的方法是怎樣的嗎?你們會測量燈泡的體積嗎?

這位同學走到講台,往燈泡裏灌滿了水,然後又拿來一個量杯,把灌在燈泡裏的水倒在量杯裏,測出量杯水裏的數量,燈泡的體積就測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