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空間站(16)(1 / 3)

“聯盟”號飛船是迄今為止前蘇聯使用時間最長、發射次數最多的一種航天器。它對“空間站”的建立,乃至前蘇聯整個航天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做出了巨大貢獻。在1967年4月~1981年5月長達14年中,該型號的飛船共發射40次。在1967年4月~1970年6月期間的9次發射,主要目的是建立空間站複合體做技術準備。後來,該飛船既是空間站的載人運輸飛船,對接後又是整個空間站複合體的組成部分。

“聯盟T”號飛船是“聯盟”號飛船的改進型。船上裝備了太陽能電池組、新型無線電通信係統、導航定位係統、飛行控製係統和計算機係統。1979年12月26日首次試飛時不載人。完成“聯盟T”號飛船首航任務的是宇航員尤.弗.馬雷謝夫和弗.弗.阿克森諾夫。他們駕駛著飛船與“禮炮6”空間站一“聯盟35”號飛船複合體實現了軌道對接。包括不載人飛行,該型號飛船先後共計發射15次。

“聯盟TM”號飛船是一種“聯盟T”改進型的載人飛船改進主要涉及飛船的動力性能和船上係統。它可以將3名字航員送上350~400千米高的軌道(以前的軌道高度是300千米)。為此所采用的措施是減少飛船的淨重和采用更輕、更堅固的材料製造應急救生係統和新的發動機裝置。在與空間站會合、停靠和對接時也使用船上的發動機來實現。此外還完善了宇航員與地麵之間的無線電對話係統、角速度測量儀器、發動機燃料儲存裝置等。首次乘坐這種新型飛船的宇航員是尤.弗.羅曼年科和阿.拉維金。他們1987年2月6日乘“聯盟TM-2”起飛,是“和平”號空間站的第二批主乘務組成員。在他們飛行期間前蘇聯宇航員阿.普.阿列克桑德羅夫、阿維克托林科和一名敘利亞宇航員姆·法利斯乘“聯盟TM-3”號前來拜訪。

共同飛行8天後阿列克桑德羅夫更換拉維金留站工作,羅曼年科繼續留站工作,而另三名宇航員乘“聯盟TM-2”返回地麵。1987年12月21日布.季托夫、姆.馬納洛夫和阿.列夫欽科乘“聯盟TM-4”來站輪換羅曼年科和阿列克桑德羅夫。四日羅曼年科、阿列克桑德羅夫和列夫欽科乘“聯盟TM-3”順利返回。屆時羅曼年科連續飛行326天,再次剛新了長期飛行記錄。在將近一年的飛行過程中,羅曼年科同其他宇航員一起完成了大量的科學考察工作,對前蘇聯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共進行天體物理實驗600次,地球物理實驗130次,加工工藝實驗近100次航天醫學一生物學實驗170次,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對地目視觀察80餘次。

美國和前蘇聯以前研製的飛船現在均已全部淘汰不用了。“聯盟TM”號飛船是目前世界上仍在繼續使用的唯一的一個飛船型號。自1967年4月“聯盟1”號飛船首次飛行至今,該係列的飛船已運營了近30年。實踐證明,這是一種經久耐用、性能良好的運輸飛船,目前它仍沒有被淘汰的趨勢。不僅如此,美國還計劃將它作為未來國際空間站營救宇航員的運輸工具。盡管美國已經擁有更先進的航天器——航天飛機。

宇宙飛船的對接——美、前蘇首次太空握手

航天活動中有許多重大成就,兩艘異國的飛船在太空對接就是重本成就之一。

在太空航行中,如果一艘宇宙飛船突然發生故障,另一艘宇宙飛船如何去營救呢?為此,人們設想首先是接近,然後是對接。於是,美與前蘇雙方商定設計共同的對接係統,作為航天營救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