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清淺自然是在趙正祥家裏吃了飯後才提起了另一件事,這事她本不想在今天問的,奈何趙正祥卻先說起了今天早上各村戶力爭村長及幾大戶地主都被鎮府大人喚過去的事情。

趙大媽聞聽後麵色略有憂色,便問道:“莫不是要我們服啥子役吧?”本是在吃飯的贏清淺便是一滯,是啊,在這古代可是經常有什麼徭役、兵役什麼的,那簡直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弄得她也滿是緊張地望著趙正祥。

趙正祥瞧了他們一眼,夾了塊鹵味放進嘴裏吃下後,這才說道:“雖不是啥役的,倒是也夠讓那些個地主著急的咯,朝廷呐,如今是知道民以食為天了。”

趙大媽一聽不是什麼役便睨了眼趙正祥後,自顧吃飯了。不過贏清淺倒是聽出了些路路來了,便追問道:“幹爹,朝廷莫非加稅了?”

趙正祥聽她這樣問,很是讚許地說:“我這閨女還真真是個聰敏地,其實也不算壞事吧,不過這樣估計比單單加稅還要難咯!”歎了聲氣後便就又執杯喝了口酒。

贏清淺對於農事方麵本就很有意向,便有些興趣地追問道:“幹爹,怎麼回事,你也說來給我聽聽就當長長見識唄。”

趙正祥見她卻有興趣,而自己也是不吐不快了,這才說道:“咱們玉龍國啊,兩百年前那可是這個大陸的強國咱們國家兵強馬壯,各類資源豐富尤其鐵礦與珠寶玉石那是聞名於世的,當時周邊都是些小國,可是因為太過自滿,經過了兩百多年的時間更替後,如今咱們玉龍國雖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可是因農業上一直不被重視,致使每年很多很多錢財用於購買口糧養育大批軍隊,也是皇上仁慈,一直控製著國內的口糧價格才沒有讓我們百姓吃不起飯。可如今新帝即位後或許發現了這個問題,如今竟推出農業改革。1、所有開荒者僅需承擔開荒費用,免官府登記費、免兩年稅收。(在古代本來開荒是需要去政府繳納一定的登記費才給田契的。)2、目前所有在手農田隻要畝產達標準產量者免稅收一年,並且朝廷優先以市價收購。3、畝產未達標準產量者稅收加收五成。4、凡田地所有者一律不允許空置田地,若是空置者按其產量罰款。5、若是發現違反、欺騙等行為均財產充公。”

原來是強製性改革政策,贏清淺第一次感覺到在這封建社會上位者的威壓,不過她看了那農作物標準表後覺得這政策也不算是暴政啊,瞧,麥子畝產600斤,玉米畝產600斤,水稻畝產350斤,苞米畝產600斤,棉花畝產250斤,薏米畝產550斤,白菜畝產800斤等等各類數字(迷惑瞎編的,看客們過過去就好了)贏清淺覺得隻要因地適宜那是相當容易超出標準產量的。不禁笑著說:“幹爹,這是好事呐。”

趙正祥不禁搖頭道:“閨女一瞧你便就是沒種過地的,在咱們玉龍國最上等的田配上老把式還要有好年景這才達到這上麵的數字啊,去年也就是幾大皇商才做到而已。咱們這裏地不好,去年苞米最高產量才隻有300多斤,蔬菜也才隻有400來斤,這還是去年老天給臉了,若是碰上不好的年頭,那基本上就是賠本的。這也是咱凹坑裏的村民都去打獵的原因,其他村上相比就比較好點,但是百花鎮去年農產最高都沒有達到這標準。我看呐,這地估計賣得人比開荒的還要多了。”

贏清淺一聽,這才知道古代的農業技術真的是相當落後,不過她也見到了自己的機會,便問道:“那幹爹覺得若是趁次機會購入田地的話,是否是良機?”

趙正祥道:“這倒是個好機會,不過…這個達不到標準產量的話,每年稅收可是要去了三成,這樣的話估計混個飽肚都難啊!”

贏清淺尋思了下,決定回去後再核計下,畢竟新政策也是年後開春才實施,自己還有時間,不過現在自己還真感覺缺人缺路子呢,於是在裏正家也沒有久呆便在飯後就走了。

還未到家卻在山口處碰到了上頭村的李木匠夫妻倆拎著點點心包在前頭,贏清淺笑著招呼道:“李嬸子李大叔,你倆怎麼來了?”

“托夫人的福,我們這次特意來道謝的,可是哪裏想到夫人的家問了好些人也才隻知道在這山裏,這不我們倆都在這裏轉了幾圈了都沒有找到,虧得巧了遇上上夫人了。”李嬸子今天穿了一身簇新的棉衣裙,看著比上次街上精神很多。

“嬸子,啥夫人夫人地,我就是一山野村婦,這還真是巧了,若我沒有下山你們還真碰不到了。嬸子大叔,這邊走!”贏清淺忙在前頭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