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借力用力(2 / 2)

說到這裏,徐望華稍微停頓了一下,微微歎了一口氣。

“屬下認為,甘大人會全部調整淮北四府三州的知府知州人選,調整漕運總督府參政以及部分其他的官吏。”

鄭勳睿微微點頭,看向了鄭錦宏。

“少爺,屬下覺得徐先生說的是正確的,不過就算是甘大人調整淮北所有的官吏,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改變淮北的局勢,鄭家軍駐紮在淮安府,洪門掌控了漕運和漕船,鄭家軍能夠在暗中支持洪門,再說淮北的商賈,也知道洪門的厲害,他們是不敢亂來的,就算是官府發話了,他們也要看看洪門是什麼態度。”

鄭錦宏的分析,讓鄭勳睿的臉上露出一絲的笑容,他欣喜鄭錦宏的進步。

徐望華也看了看鄭錦宏,眼睛裏麵表露讚賞的神情。

“你們說的不錯,甘學闊想著短時間之內改變淮北的局勢,沒有那麼簡單,隻要洪門能夠控製漕運和漕船,他就算是調整了淮北的各級官吏,也需要時間去運作,但有一點我們必須要注意,一旦淮北各級的官吏調整了,局勢肯定會出現變化,一些明麵上的衝突很有可能出現,所以我們要有應對的辦法。”

徐望華和鄭錦宏同時看向了鄭勳睿,聽到這些話,他們知道鄭勳睿已經做出了決定。

“徐先生,你馬上去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給史可法、馬士英、粟建成、吳偉業、顧夢麟和陳子龍等人寫信,告訴他們,絕不能夠主動辭職,必須堅持下來,不要因為甘學闊的幾句話,就想著躲避矛盾,若是朝廷決定調整,那就服從,第二件事情,擬出一份奏折,甘學闊不是想著調整淮北四府三州的知府和知州嗎,不是想著調整漕運總督府大部分的官吏嗎,我們成全他,趕在這之前給朝廷寫去奏折,將淮北一部分的官吏調整到南京來。”

“錦宏,你馬上去做一件事情,告訴駐紮在淮安的洪欣濤,鄭家軍將士要全力保護洪門,讓洪門能夠繼續掌控淮安碼頭,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一些暗地裏的手段,攪渾局麵。”

鄭勳睿說完,徐望華很快開口。

“大人,不知道給內閣的奏折,計劃調整哪些人。”

“很簡單,甘學闊不是找到了史可法、馬士英、粟建成、吳偉業、顧夢麟以及陳子龍等人商談嗎,我的估計,他是想著讓這些人能夠效忠朝廷,能夠和我對著幹,能夠支持他,可惜這個策略失敗了,那麼其餘沒有商談的知府知州,就是甘學闊準備調整的人選了,除開知府知州,還有馬祝葵、梁興力和李岩等人,甘學闊也一定要調整的。”

“南京六部和都察院,向來都沒有誰注意,我們提出來的調整,說不定會出現預料不到的效果,我就不相信皇上真正的能夠沉住氣,真的那麼相信甘學闊。”

鄭勳睿的奏折,迅速送到京城的內閣去了,幾乎與甘學闊的奏折同時抵達內閣。

麵對鄭勳睿的奏折和甘學闊的奏折,內閣首輔周延儒的神情很是複雜,他暫時沒有打開兩份奏折,甘學闊奏折的內容,他基本是知道的,隻是這個時候鄭勳睿也寫來奏折,他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難不成鄭勳睿是神仙,能夠知道甘學闊的所有舉措,也想到了應對的辦法。

給鄭勳睿寫信之後,周延儒的心思就出現了變化,用騎牆派來形容不叫恰當,他不會誓死效忠皇上了,因為那是拿著全家人甚至全族人的前途和性命在賭博,這樣做不值得,但他也沒有決定真正的支持鄭勳睿,譬如說內閣商議的事情,以及皇上做出的決定,他是不會告知鄭勳睿的。

手中拿著兩份奏折,周延儒徑直前往司禮監,周延儒已經看出來了,皇上最為信任的是司禮監的太監,他不妨將奏折交給司禮監的秉筆太監王承恩,甘學闊出任漕運總督已經三個多月的時間,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好,偏偏皇上沒有發脾氣,這非常罕見了,內閣曾經商議過,是不是給甘學闊敕書,要求其首先做好漕運的事宜,但票擬到了皇上那裏,如石沉大海。

能夠真正在皇上身邊說話的,隻有司禮監的那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