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南自此再無聲(2 / 2)

“不錯。但是此處,猶行路之有導也,卻是有些不妥。在長安官話中,更應該是道。”

……

這樣的團體有很多個,不僅是內部相互訂正校對,更有團體之間的討論。羅彥講學不過兩時間,一份《講義錄》便新鮮出爐。

這是對羅彥講學內容收錄最為完整最為靠譜的一份,乃是十數個團體合在一處校對了三次才有的結果。

當羅彥準備離開蘇州的時候,聽講的學生為他送上了這樣一份大禮。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整個江南士林,已經被這份《講義錄》給壓的徹底沒有了聲音。

之前羅彥閉門讀書,拒絕了很多人的拜訪。這讓不少的士子心中都多多少少抱著怨忿。當失望而歸的時候,自然會這樣那樣一些羅彥清高自傲的壞話。

時人少有見過羅彥的,以訛傳訛,自然也覺得,羅彥委實有些名過其實。所以,當6府放出羅彥講學的風聲,很多江南的士子並沒有當作一回事。

在他們看來,一個不能夠平易近人的羅彥,即便講課,能有什麼好的。還不如在家好生讀幾書,還能夠查漏補缺。

而且,有些心懷偏見的人,不僅自己不去聽講,還對那些準備前去的士子冷嘲熱諷。諸如熱臉貼冷屁股之類的酸話,便是這些人出來的。

可是,現在他們後悔了。

近乎所有人都在討論羅彥的講學,都在講學的內容。尤其是不少聽講過的士子,回來之後感覺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比以前更為出色,可就讓這些人坐不住了。

揚州。

作為江南重鎮,揚州的繁華是大名鼎鼎。富庶的生活,造就了這裏的士子都覺得高人一等。所以要江南什麼地方去聽講的人最少,那無疑就是揚州。

一家酒樓上,三個士子正在開懷暢飲。

當然,炎熱的氣並不適合飲那種濃烈的酒水,所以一杯接著一杯,杯中盡是泛著琥珀光亮的果酒。

“藍兄,此去蘇州,可有什麼收獲?”

其中一個士子,嘴角有些玩味地問道。

“怎的,孫兄,你還對當初羅師將你拒之門外耿耿於懷?真的,如果我當初像耿兄一樣聽了你的,隻怕這輩子都要後悔。”

被問的士子,絲毫沒有因為這位孫兄調侃的語氣生氣,反而是一副尊敬的模樣,起那位先前被自己的朋友不斷鄙薄的羅彥。

“我看啊,你是此行毫無收獲,卻不願在我這裏失了麵子,這才故作聲勢吧。行了,藍兄,你就省省吧。不就是一次講學,我揚州大儒沈殿清兩個月前也講學了。那時候氣剛好,我去聽了,收獲頗多。藍兄你沒趕上,也不用如此。”

孫姓士子顯然是要將自己的朋友嘲笑到底。

可是,藍姓士子壓根沒有理會他的話,反而從懷中掏出一冊手抄的書籍,衝著兩人揚了揚,很是得意地道:“你不懂就不要亂。看到我手裏拿的是什麼了沒,這一冊,可是我找了不少關係才抄錄來的。還沒有抄錄副本,就暫時不給你們看了。不過,倒是可以背誦其中幾段給你們聽聽。”

完之後,朗朗的背書聲響起,卻讓周圍的士子頓時一陣安靜。

“這是哪位大儒的新作,兄台,能否抄錄一份供我拜讀。我定有重謝。”

藍姓士子剛背誦了三四段的樣子,便有士子急切地衝過來,很是認真地問道。

“兄台果真高明。這是誠國公羅彥在講學之時的內容,若是兄台想要抄錄,不妨等明來城南宣慰巷第二所宅院找我。”本來就是想借此駁回自己朋友的言論,不想還吸引了外人來,這下子更有服力了。

藍姓士子很是開心,將自己的住址告訴了前來詢問的士子,隨後,朝著自己的兩位朋友道:“你隻當羅師隻有一個人在那裏麼。我揚州的沈殿清大儒,江寧的客先生,廬州的尚可先生,這些大儒都在羅師旁邊聽著呢。”

孫姓青年聽到這個消息,有如遭受了雷擊一樣。隨後有些不甘心地問道:“難道,這些大儒們就沒有點什麼?”

點什麼?孫姓青年自然希望是點批評的話。可是,自己的好友依舊讓他失望了:“倒是了,不僅是這些人,還有楊楊公,以及其他幾位,都羅師依然與他們一般,再也無須向他們行拜禮了。”

一句話,讓孫姓士子心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