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魚雷終結者——反魚雷方法技術(4)(1 / 2)

反魚雷魚雷要攔截的是攻擊母艦(艇)的魚雷,魚雷的工作方式有主動自導、被動自導、主被動聯合自導、尾流自導等多種工作方式;魚雷的搜索彈道有蛇行搜索、環形搜索、螺旋形搜索等多種方式,如果在攻擊過程中丟失目標,還有再搜索彈道,這些彈道對反魚雷魚雷來講都屬於機動彈道,要預測來襲魚雷的未來彈道相當困難。這使得反魚雷魚雷的攔截難度大。

5.探測來襲魚雷困難

魚雷與潛艇相比,目標強度小很多,探測十分困難。這要求反魚雷魚雷自噪聲級要很低。

6.引信引爆戰鬥部困難

因為魚雷目標的磁場強度很小,非觸發電磁引信作用距離很小,同時聲引信也因魚雷目標強度小,作用距離受到限製。根據以上特點,反魚雷魚雷對自導、引信、控製和彈道等技術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須要有靈敏和快速的自導係統、非觸發引信係統以及機動性優良的控製係統和流體動力布局,使魚雷發射後能盡快地捕獲到所要攔擊的魚雷信號,並準確追蹤到來襲魚雷附近,使引信動作。其中自導目標探測技術、非觸發引信技術以及彈道設計技術尤為關鍵。

二、反魚雷魚雷的作戰方式

反魚雷魚雷武器係統通常由艇上魚雷探測係統、顯控台、反魚雷魚雷和發射係統構成。

艇上魚雷探測係統用於探測和識別魚雷攻擊、魚雷報警、對來襲魚雷定向、測距。一般由多台聲呐組成,除有專用的魚雷報警聲呐外,還有艦殼聲呐、拖曳聲呐等。

顯控台是反魚雷魚雷武器係統的控製單元和智能中心,相應功能由顯控台給出的命令和控製係統完成。同時,顯控台還具有檢查武器係統功能。這些功能包括:

(1)發射係統功能。

(2)聲呐係統功能。

(3)對魚雷探測係統得到的魚雷、目標數據進行數據相關和融合處理。

(4)對來襲魚雷進行分類。

(5)處理接收數據,產生魚雷報警信號。

(6)完成魚雷報警。

(7)監控和檢查硬殺傷使命是否完成。

發射係統的任務是在最短時間內,把反魚雷魚雷從艦艇發射到攔截的最佳位置。

作戰使用時艇上魚雷探測係統探測和識別來襲魚雷後,對來襲魚雷定向、定距。

顯控台根據魚雷探測係統得到的數據,對來襲魚雷進行處理,產生魚雷報警信號,並給出反魚雷魚雷發射指令,發射係統按要求發射反魚雷魚雷。入水後,反魚雷魚雷要完成以下程序動作:

(1)入水後水下動力推進係統啟動。

(2)航行到設定航向、設定搜索深度,開啟自導裝置。

(3)自導搜索、捕獲來襲魚雷。

(4)自導導引、攔截、攻擊來襲魚雷。

(5)在非觸發引信作用範圍內引爆戰鬥部,毀傷來襲魚雷。

三、反魚雷魚雷的總體技術

反魚雷魚雷的設計思想是:將反魚雷魚雷作為一種內層防禦手段,用以毀傷來襲魚雷內的儀表,使來襲魚雷失靈,從而喪失攻擊的能力,以確保我方艦艇的安全。

世界先進國家反魚雷魚雷的研製技術途徑有以下幾種。

1.改裝現存聲自導魚雷

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英國、俄羅斯,存有大量的聲自導魚雷,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使用時,該魚雷通過射前設定,可作為自導魚雷或反魚雷魚雷使用。利用老雷改裝,可以縮短反魚雷魚雷研製周期,節約研製經費。

2.改造自航誘餌

將小型自航誘餌進行相應改進,配裝戰鬥部、增加航速,實現反魚雷魚雷功能。

3.研製新型反魚雷魚雷

研製反魚雷魚雷的突出問題是費用高、周期長。但對於將出現於未來海戰中種類繁多、日趨嚴重威脅水麵艦艇和潛艇的魚雷,在海軍作戰係統中,反魚雷魚雷是必備的武器。因此盡管在研製費用很高的情況下,各國依然在不斷地進行著反魚雷魚雷的研製工作。

反魚雷魚雷的功能是捕獲和攔截來襲魚雷,它能主動發射聲脈衝去探測來襲魚雷,也可以被動收聽來襲魚雷的聲脈衝或航行噪聲而發現目標,根據目標方位和距離,魚雷操舵駛向目標,當兩雷距離小於非觸發引信作用半徑時,引爆戰鬥部,毀傷魚雷,保護本艇的安全。

反魚雷深彈

有的大型艦艇受到來自水下的魚雷的威脅越來越嚴重,而艦艇本身的防禦措施卻很薄弱。為了提高水麵艦艇的生存能力,世界各主要海軍大國都特別重視水麵艦艇防魚雷的研究。從國內外現有的大型水麵艦艇對抗水下的威脅來看,一般采用各種聲對抗和機動規避等措施。但隨著聲自導和線導魚雷技術的不斷發展,僅靠誘餌等軟對抗手段來對抗先進的魚雷是不夠的,這種背景之下,反魚雷深彈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