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霧都(2 / 2)

倫敦,這個大英帝國的首都,給王宇的第一印象便是多霧。因為空氣濕潤,多雨霧,所以倫敦市區常常充滿著潮濕的霧氣,又隨著工業革命的進展,各種工廠隨處可見,工廠排出的煙氣、廢氣也充斥著倫敦的大街小巷,因此有個叫“霧都”的別名。

王宇前世家鄉在冀中平原,霧霾什麼的見得多了,對此也就見怪不怪,但還是嗓子癢癢的,不怎麼舒服,因此逛了一段時間便放棄了,攔住路人詢問哪裏有旅店。大概是身為世界第一強國的首都的自豪感,讓倫敦市民對王宇這個外國人頗為熱情,雖然詫異他黃種人的麵孔,並且英語如此之好,仍為他指路到最近的旅店。

到了旅店,王宇又發現一個問題,他沒有錢,或者說英鎊,雖然旅店老板說也收金幣,但從他的市儈中,王宇肯定自己如果用金幣支付,那麼一定會被騙。因此十分幹脆的退了出來,找到最近的一個英格蘭銀行,從提箱中(其實是隨身空間)取出一百兩黃金要求兌換。

他隨身帶著這麼多金子,讓銀行職員十分詫異,但兌換還是十分順利,因為不是純金,他的一百兩金子換到了四百英鎊,這算得上一筆巨款。此時一英鎊等於二十先令,一先令等於十二便士。王宇問過銀行櫃員,在倫敦,一磅牛肉的價格大約是四個便士,普通旅店價格大概在一先令一晚,他這四百英鎊可以住在旅店十幾年,當然是不吃不喝;或者等同於四十頭牛。

王宇便在銀行中存入三百英鎊,另外二十英鎊兌換成先令,又詢問銀行櫃員哪裏可以租房子。看在王宇給的小費上,還有約定的提成,那櫃員十分熱情,將工作交給了一旁的人,親自帶著王宇去租房。轉過兩條街,才在一個外表略顯破舊的樓房前停了下來。

樓房外表有些斑駁,那櫃員見王宇不很滿意,急忙道:“先生,別看這樓外表很舊,裏麵肯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他和這棟樓的主人打過招呼,便帶著王宇進去,果然裝飾、擺設很不一樣,處處透漏著一股文藝複興時代的氣息。

王宇對住處沒什麼意見,隻要空間夠大就行,先前不滿意是認為這棟樓是危樓,他可不想睡的正香的時候被壓在廢墟下麵,到時候找誰說理去?

這棟樓有四層,修成公寓模式,裏麵住戶很多,不時有人進出,看樣子大多是工薪階層。一圈看下來王宇很滿意,雖然因為建造年代久遠,房間內沒有衛生間,水房也要一層共用一個,但這種事在這個時代不可避免,因此就決定住在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