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萬山之祖(1 / 2)

東方的華夏國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片的土地,在這神秘的土地上演繹過無數的傳說與傳奇,在這些傳奇之中,有的是人為的虛構出來的,有的則是事件的誇張反應。在這些神話之中又以昆侖為最。

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亞洲中部大山係,也是中國西部山係的主幹。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裏,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裏,西窄東寬總麵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裏。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關於昆侖,多有記載

《史記·大宛傳》中記載:“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寘,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雲”。

《山海經》中關於昆侖山的記載: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麵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裏,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麵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

昆侖虛上有大稻子,約有四五丈粗,在它的西邊有珠樹、玉樹、璿樹、不死樹,還有鳳凰和鸞鳥,沙棠樹和琅玕樹在它的東邊,它的南邊有絳樹、雕鳥、腹蛇、六首蛟、視肉,北邊有碧樹、瑤樹、文玉樹、鳳凰鸞鳥等。不死樹上結的果實人吃了可以不死,琅玕樹上生長美玉,是鳳凰和鸞鳥的食物。

李青非常熱衷於這些神話傳說,甚至已經入魔。他向往於上古時期的那些英雄傳說,特別是三皇五帝的那一個時代,大學一畢業,李青就拉上自己的好友去昆侖上觀光考察了。

李青一身淡藍色的牛仔,睫毛微露,深黑色的瞳孔顯得格外的睿智,臉上的皮膚光滑無比,比一般的女生皮膚猶有過之,李青是個看起來很文靜的人,脾氣溫和,對誰似乎都是那麼的彬彬有禮。

與李青同行的乃是他的大哥葉白和小妹代夢兒,葉白的名字裏麵雖然帶著一個白字,但是皮膚確實黝黑無比,活似是從熱帶地區歸來的一般。代夢兒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古靈精怪,一看便知道不是一個可以省事的人,為此李青和葉白也沒少費力氣,往往都是要他們來收拾爛攤子,每次李青和葉白對於這種情況都是隻能搖頭歎息。

“我們現在大概已經到了昆侖山的半山腰了,前麵應該就是昆侖的山頂了”李青的牛仔已經全部濕透,衣服上的汗嘖已經可以擰出水來了。但李青的眼中滿滿的都是興奮。昆侖,一個李青向往了很久的地方,在華夏國古代的神話故事裏麵,有著很多與昆侖有關的故事。

代夢兒滿臉的都是疲倦,一屁股坐在了一塊並不算光滑的石頭上,氣喘籲籲的說道,“二哥,這可是我們的畢業旅行啊,我推掉和男朋友的畢業旅行大老遠的和你們兩個跑到昆侖山來,本以為能有什麼絕世美景供本姑娘欣賞,怎麼這裏麵除了山還是山啊,累死我了”

“就是,我這當大哥的容易嗎,居然要陪著你們兩個在這裏爬山,畢業旅行可是一個可以和美女更深層次交流的機會,就這樣浪費在你手裏了”葉白抱怨,在這大山深處就自己小妹一個小姑娘,如果能夠再帶上幾個美女那可就美妙多了,偏偏自己這個固執的二弟不同意,葉白自然少不了幾分怨氣。

看著葉白和代夢兒都坐在了地上,李青也隻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說道,“這昆侖乃是華夏境內的第一神山,有萬山之祖的稱號,我們現在就在我們華夏國的第一神山上麵,你們兩個說說你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李青也有了幾分乏力,但是在嘴上卻是還在向自己的大哥和小妹介紹著這昆侖的神秘與地位的尊崇。此時的葉白和代夢兒可沒有心思聽李青講這些,昆侖的神話他們已經聽李青說過太多太多了。

葉白搖搖手,意思是讓李青不要再說了,驕陽似火,幾個人就這樣坐在地上休息了起來,李青的心思卻是更加的活絡了起來,這可是萬山之祖啊,號稱神州龍脈所在,這山上定然有著某種原因,隻是這麼多年裏一直不被外人所發現。

關於昆侖山的神話傳說有很多,萬山之祖、神州龍脈的稱號絕對不是浪得虛名。據說槐江山向西南四百裏的地方是昆侖山,是黃帝在下界的都邑。昆侖山由神陸吾主管,他還管理著天上九域。陸吾人麵虎身,虎爪,九條尾巴。山中的土螻,喜歡吃人。土螻生有四隻角,安靜時像隻大山羊。山中還生長著一種叫做欽原的大鳥,形狀像馬蜂,大小類似鴛鴦,欽原如果螫了其他鳥獸,這些鳥獸就會死掉,如果螫了樹木,這些樹木也會枯死,人遇上它凶多吉少。還有一種鶉鳥,它管理黃帝的各種器具和服飾。山上有一種名叫沙棠的樹,形狀同棠樹相似,黃色花朵,紅色果實,果實的味道像李子,但沒有核。沙棠可以用來防禦水災,如果吃了它的果實就不會淹死。山中的薲草形狀像葵,味道像蔥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勞。河水發源於此,向南流去,然後再向東流入無達。赤水也發源於此,向東南流去入汜天之水。洋水也發源於昆侖山,向西南流入於醜塗之水。黑水也從昆侖山中流出,向西南流入大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