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明把釀酒的設備搬卸了下來,裝到了農場內的一個露的灶上,這是他平常有空的時候用剩下的紅磚、水泥堆砌的爐灶。
原先是用來煮豬食的,如今飼養的土豬數量急劇減少,大的爐灶熬煮米糠飯顯得有些浪費了,因此一直閑置了下來。
現在剛好可以拿來釀酒,朱仁明也不用重新花費時間去搭建了,省去了不少麻煩。
安裝好了鐵鍋的朱仁明煮了一鍋水,把漏鬥形的蒸餾器放了上去,朱仁明采用的是土法釀酒。
上次建設道路和樓房的時候用到了大量的模板,拆卸下來的模板雖然帶著水泥、釘子卻可以用來生火。
朱仁明就不必去砍伐樹木或者上山找柴火了,用拆解下來的模板來生火可以起到廢物利用的目的,這也是朱仁明一直以來倡導的。
可能由於得到了仙界排汙口,因此明白在某些人看來是廢品的東西,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則是另外一番景象。
水燒開了,朱仁明觀察了下出酒口的情況,還有周圍是否密封得當。
確定了完好之後,也不添柴了,就這麼等他自己熄滅,鐵鍋的水應該不會幹掉。
燒開幾次的話,水蒸汽可以給鍋子進行消毒,使用過幾次再進行煮酒的話,效果會好一些,畢竟是剛買的設備,還帶著木頭、鐵鏽的味道。
為了避免新酒有異味,朱仁明打算先燒幾次開水,徹底消除了新鍋的味道,再進行釀酒是比較明智的。
而且明的話,朱仁明還要忙一,所以釀酒的話也不會這麼快。
次日,朱仁明早早地起床了,遊戲也隻是玩一把,不論輸贏都去睡覺。
養成這種習慣的話,那麼遊戲就不會玩你,而是你玩遊戲。
主次不分沉迷於遊戲之中的話,那麼生活、工作、遊戲等都會受到影響。
也許是心態上的改變,使得朱仁明在遊戲的進度變得異常地快,晉級賽已經連勝兩場了,晉級凡大師指日可待。
“哇,這波仙水真給力,雞場的空地變成一片稻田了。”金燦燦的稻穗就呈現在朱仁明麵前,相比較原先催大的稻穀,朱仁明覺得這次催大的稻穀質量要上一個層次。
稻穗飽滿充滿著生機,而且數量比較多,朱仁明大概估計了下起碼可以收五百斤的稻穀。
之前的話滿打滿算最多兩百斤稻穀,打出來的米隻有百分之五十的出米率,也就是隻得了一百斤的次一級仙米。
比正常的出米率都低了一些,飽滿程度不夠,加上朱仁明當時操作機器的技術也不太成熟,所以浪費了不少的穀子。
很多稻穀沒脫好穀殼,全到了米糠那袋了,不過當時喂得豬比較多,米糠數量多了也沒什麼損失,可以用來喂豬。
朱仁明一個人在一夜間催大的稻田內收割著穀子,割了一個上午,才收好,隨後進入脫穀的工作。
把穀穗從稻草中分離出來,他使用的是全自動地脫穀機器。
通過馬達帶動的,而不是老舊的腳動式脫穀機器,因此朱仁明的體力可以保留一些。
一個上午的收割稻穀,彎著腰的朱仁明險些直不起來了,他都想買專門的收割機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