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路在何方(1 / 2)

天空晚霞沸騰,絢麗如火,被冷風輕輕一吹,如海浪般搖曳飄蕩到天際。半山半月半遮半露,奔波山層次不齊,猶如一柄柄利劍直刺雲霄,將過往光芒盡數遮攔,倒映出無垠的黑暗。

時至初冬,草木垂冰,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山麓那千奇百怪的流川中,隱隱可見一朵晶瑩剔透的雪蓮,傲然於石壁。石壁下方蕭瑟的草木中,一個少女站在原地,頷首而立。石壁上,一個少年正在徒手攀岩,他眼神堅定,似是誌在必得。

輕輕的,他攥住了花莖,用力搖晃,想要連根拔起。卻不想引致凍土鬆動,四周冰壁分崩離析,如瀑般滾滾紛飛,包裹著少年沿著石壁直直墜落山澗“我就這樣死了嗎?”少年心中不甘,回首這一生,盡是無奈。

三年前,養父離去之際,他被告知身世,自此天地昏暗,永無寧日。

兩年前,他流落至漢水,時宋元戰事激烈,雙方相互攻伐,樊城人口十去其八,哀鴻遍野。他義無反顧,加入義軍,阻擊元兵,一戰而梟敵首,成為少年英雄。那一夜,他興奮的連喝十八碗酒,醉的一塌糊塗。恍惚中,仿佛聽見守將呂文煥力主降元,陡然驚醒,倉惶逃離。

一年前,他輾轉皖地,投靠王師,不想宋權臣賈似道未戰先怯,臨陣脫逃,致使八萬精銳,葬身魚腹。一時間朝野大震,天下人心惶惶,宋廷覆滅近在眼前。他頓感人生無望,或許,死亡才是唯一的歸宿,他想到了自殺。

微風輕撫,雲影濤濤,大江東流,掏盡熱血。少年臨江而立,說不出的灑脫俊逸。忽然,前方隱約傳來蒙古人的喝罵聲、皮鞭抽打聲、江南女子的哭喊聲“莫非?”少年大驚,悄然隱沒草叢。不久,一隊韃子兵騎著蒙古馬,耀武揚威,緩緩而來,再往後瞧去,果真有數十個美貌少女一字排開。行走至江畔,四下裏無人,領隊的韃子兵思索再三,從腰間摸出一個人骨笛,用棉布堵住馬耳,其他韃子兵見狀,紛紛效仿,如此這般,領隊方才有膽吹奏。

笛聲宛如鬼哭狼嚎一般,說不出的可怖難聽,場中的蒙古馬驚恐不安,一陣嘶鳴蹬踏,韃子兵急忙用雙手捂住馬耳。片刻,大地隆隆作響,前方塵煙滾滾,遮天蔽日,萬千走獸席卷而至,鋪天蓋地,頗有大浪淘沙之勢。少年側目偷視,隻見一個身披袈裟的西域和尚騎在一隻白毛吊眼大蟲之上,口誦佛號而至。

“竟是這廝!”少年怒極,眥目欲裂,下定決心拚個魚死網破。

場中韃子兵似是怕極和尚,領隊冷汗涔涔,哆嗦道“楊大人,戰事連連,這附近能跑的都跑了,隻有這麼多了。”

“無妨,哈哈!”和尚邪淫狂笑,喉間咕隆連連,顯然極是滿意。他隨手扯棄袈裟,赤條條的走到一個少女身旁,胯下棒具高高揚起,頂端青筋密布,顯然憋了很久。少女嚇得麵色慘白,眼淚決堤,連逃跑的氣力也無,任人擺布。和尚動作熟練,怪叫一聲,摁倒少女,三兩下剝光衣服,俯身下壓。少女魂飛魄散,掙紮反抗,和尚更是興奮,抓住少女雙腿,用力分開。周圍韃子兵紛紛轉身,不願直視這一幕。

獸群無人照看,乖巧的伏在原地。少年瞅準時機,點燃身旁草木。火勢借風越燒越旺,一時間濃煙四起,群獸大驚,撒起蹄子四散奔逃。和尚暴怒,憤憤丟下身下少女,招呼幾個韃子兵一同拿賊。少年趁著濃煙淹殺而至,他割斷繩索,指引女子逃脫。和尚見狀,急忙奪過領隊手中人骨笛,親自操刀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