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熱乎乎的麵條,地麵已經濕了。他真心真意地對老板說了很多感謝的話,老板說:“趁雨還不大,快回家吧,天要黑了,別讓家裏人擔心。”老板的話像催化劑似的,在他心裏起了一連串的“化學反應”,一碗麵條都讓他如此感激,而母親給他做了這麼多年飯他卻沒說過一聲謝謝,還怨聲不斷,天天惹母親生氣。他一路跑回家,看到母親正在門口張望,沒打傘,衣服已經濕了。或許母親隻是出來看看,所以沒拿傘,但出來以後她就忘了回去。他響亮地叫了聲“媽,我餓壞了,飯好了嗎?”“早好了,就等你回來。”母親看他身上不太濕,知道他沒淋雨,放心地笑了。父母的怒氣像雪花,下得多,化得也快。不管他們嘴上怎麼說,在他們心裏,我們永遠都是他們最愛的孩子。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體察父母每句話背後的深意。棋盤上的人生父親是個棋迷,他是在象棋的“熏陶”下長大的,經常在旁邊看父親一路“過關斬將”,他基本上就無師自通了。一天,他在外麵把對手殺了個落花流水後,回到家非要和父親交手,父親也來了興致,於是父子倆擺開了陣勢。“我讓你一車一炮。”父親豪邁地說。“那我就不客氣了。”他滿不在乎,當頭一炮對準了父親的中心大營。“好小子,一開始就來硬的。”父親談笑間就化解了他的第一撥攻勢,幾個回合下來,他已經損兵折將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剛才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謹慎,謹慎,再謹慎。”他告誡自己,可對手畢竟是父親,他剛從那幾個敗將身上積累的製勝招數,在父親麵前根本沒機會施展。正抓耳撓腮時,突然發現父親的漏洞,他迅速拿起自己的車長驅直入,直導“黃龍”,嘴裏大聲喊著“將”。可誰知戰“車”還沒停穩,就被父親淩空飛起的“駿馬”踩在蹄下。他連忙說:“不算不算,重來。”“那怎麼行,下棋要有棋風,悔棋算不得君子。”就這樣,在痛失了車之後,他元氣大傷,亂了陣腳。最後,他的將竟然被父親的過河卒子逼得走投無路,隻好繳械投降了。“兒子,你知道自己輸在哪裏了嗎?”父親問。“技不如人唄。”
“這不是全部。你開始時急功近利,求勝心切,沒有很好地排兵布陣,又不珍惜自己的一兵一卒,讓他們‘陣亡’得沒有價值;在失利的情況下自亂陣腳,不能仔細分析形式,失去了反擊的機會;還有,你開始時輕敵,後來又輕視了最不該輕視的東西。”父親說著舉起那個過河卒,在他眼前晃了晃。然後拍拍他的肩,繼續說,“想想吧,兒子。人生如棋,做人跟下棋一個樣,好好想想,這些東西你以後用得著。”父親站起身走了。他一直盯著那盤殘局,回味著父親的話。棋盤裏蘊藏著微妙的人生。父母總是通過各種方式,費盡心機給我們啟發和教導。我們應該銘記這些教導,走好自己的人生。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教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作為父母,他們最大的成功也許就是: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孩子。
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很寬闊,容得下我一生的喜憂。任何時候,我都可以毫無顧忌地去投奔,困了、累了、受傷了,就蜷縮在裏麵安睡。那個地方就是父母的懷抱——我生命的起點,靈魂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