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尋找最佳的辯論邏輯(3 / 3)

【論證思路之特色】:開篇以排比句形式,生動形象地解釋何為“反省”以及它有怎樣的作用。接著,對比“越王勾踐因反省而複國”和“商紂王因不反省而亡國”一正一反兩個事例,論述了反省的重要意義。最後,進一步深入分析,將反省的主體,從個人擴大到組織、團體、政黨,使得文章獲得了深廣的社會內涵。整個論證結構清楚明晰

反省是一麵鏡子,幫你找出自己的不足;反省是好友的一句鼓勵的話,鼓舞你不斷前進;反省是前進的動力,推動我們走向成功。

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俘虜以後,每天都反省自己失敗的原因,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總結,激勵自己奮發圖強,反省自己應該怎樣才能夠再一次成為王者。通過幾年的反省後,他臥薪嚐膽,積蓄力量,終於戰勝了吳國,成就了夢想,他也因此成為了一名賢能的君王。

反省的力量是多麼偉大!它能讓一名亡國之君再次稱王。

商紂王,一代暴君,每天隻知道荒淫享樂,不理朝政,被美女瓊漿所迷惑而不能自拔。在西周的打擊下多次失利,但他卻不知道反省,認為這隻是一時的運氣不好,仍然每天沉溺於花天酒地之中,不思量自己的國家為什麼會如此動蕩不安,最後被自己下屬的一個諸侯小國戰敗。

反省自己是多麼的重要!紂王如果能聽信忠言,及時反省自己,絕不會落到身敗名裂的悲慘地步。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反省的重要意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要進步,就要不斷反省。每一個人都需要反省,一個組織需要反省,一個團體需要反省,一個政黨也是如此。在戰爭年代,我們黨經過不斷反省,糾正來自黨內的“左”的和“右”的錯誤,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和平建設年代,我們黨係統總結了建國以來的經驗教訓,通過反省,糾正了“反右”、“十年浩劫”的曆史錯誤,撥亂反正,應民心順民意地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使我們的國家出現了今天繁榮富強的喜人局麵。

古往今來,成功總是伴隨著反省而誕生的。朋友,讓我們學會反省,走向成功吧!

實例四2009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題

請以“____________,太棒了!”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將題目補充完整;(2)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3)避開本試卷中的閱讀材料;(4)避開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不少於600字。

【論證思路之特色】:將生活喻為三棱鏡,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滋味,學會生活就要嚐盡百味

生活如同一麵三棱鏡,折射出七色的陽光。它有絢麗多彩的晚霞,有一望無際的大海,也有遍地荊棘的高山和烏雲密布的天空。如果我們學會麵對生活,那麼你就是生活的主人,你會感到我們的生活,真是太棒了!

生活中,人們總喜歡追求歡樂、成功、幸福,享受生活的甜美。可誰願意去麵對失敗、挫折、悲傷呢?但失敗、挫折、悲傷終不可免,它們像暴風雨一樣隨時可能出現。於是有人采取最簡單的辦法——逃避,滿腦子想的是生活的不快,埋怨生活的不公、發泄內心的不平成了生活的全部。難道這是真正的生活嗎?不是,至少不能說是完整的生活。

生活本是一張白紙,熱情賦予它火紅,忠義給予它鵝黃,高潔給予它天藍,希望賜予它粉紅,朝氣獻給它新綠,憂愁為它抹上灰色,嚴肅為它鑲上黑邊,於是生活變得五彩繽紛,喜怒哀樂應有盡有——學會生活就應該嚐盡生活百味,塗抹生活的多彩,這樣你才能體會到生活是如此之棒。

天不會總是藍的,水也不全部是清的。人生在世難免要奮鬥拚搏,經過風雨洗禮的天空才是最迷人的。當同學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優異成績的時候,當漁民冒著生命危險拉出一網沉甸甸魚兒的時候,當農民付出一年的汗水喜獲豐收的時候,這不都是一種生活嗎?炒菜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倘若炒菜隻用鹽來調味,那炒出的菜一定不會好吃。“五味調和百味香”,酸甜苦辣和諧調配,菜肴自然美味可口。生活不就是這樣的嗎?

馬斯洛說過:“要讓自己選擇生活,而不能讓生活決定我們的命運。”學會生活就得學會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勇敢地麵對困難,冷靜地對待成功,在苦難中磨煉自己的才幹,在成功中升華自己的人生。朋友,美好的生活等待著我們去描繪,也許有時會烏雲蔽日,但“烏雲是遮不住太陽的”;也許有時會秋風掃落葉,但“落葉終要歸根”。隻要我們學會生活,相信困難是暫時的,隻要我們以失敗為動力,腳踏實地地不懈努力,到時你會感到,我們的生活真是太棒了!

實例五2009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題

閱讀下麵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牆,是大家熟知的事物。生活中有物質的牆,如土牆、磚牆、籬笆牆、玻璃幕牆、花牆、城牆、防火牆、影壁牆等。也有精神的牆,如溝通的障礙、法規的限製、做人的原則、道德的底線等。築一堵牆,可以多一分約束與安全;拆一堵牆,可以少一分封閉與隔膜。

請以“說牆”或“牆的故事”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題目自選;(2)文體自定;(3)有真情實感,力求有創意,不得套寫抄襲;(4)不少於600字(寫成詩歌不少於20行);(5)文章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論證思路之特色】:以反問開篇,以素材羅列和引述過渡,引出必須撞開心靈之牆的主題,之後從經曆磨難和青春不言敗兩個方麵加以肯定,最後以形象的描寫作結

普拉圖斯曾說過:我就是我的主宰。

可是,在生活當中,我們真的可以這樣地肯定、自信、驕傲與鏗鏘有力嗎?

如果考試考砸了,我們會悲泣;如果比賽輸了,我們會傷心;如果最好的朋友與你絕交了,我們會流淚;如果為了小事頂撞父母而使他們不快,我們會懊惱不已……是的,所有的這些心情都會有:交流有了隔膜,溝通有了壕溝,思想有了枷鎖,心靈有了城牆……

當你自卑的時候,洞悉了“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是因為你跪在地上”的道理嗎?當你痛苦的時候,想到了“人比神偉大,因為神不懂得痛苦;隻要還能流淚,就還有希望的種子”的意蘊嗎?

有形的牆,我們必須麵對;這無形的心靈之牆,我們更難以回避。為了思想的安全與心靈的自由,為了自己的信念與身後的兩行實實在在的腳印,我們必須撞開心靈之牆。

“轟——”我聽到了牆的倒塌聲,朦朧之中,出現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自信、樂觀、積極、微笑、言與行的統一、靈與肉的和諧……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隻有經曆磨難,才能走向心靈的成熟。冷靜地處理紛繁複雜的事情,不必苛求一草一木的完美無缺;智慧地麵對千變萬化的世界,保持健康穩定的心態尤為重要。

不要因為害怕有的種子難以發芽,就拒絕播種,讓自己的園圃一片荒蕪;不要因為害怕別人的嘲諷,就拒絕邁開嚐試的腳步,讓自己的將來一事無成。既然青春是我們的資本,活力是我們的驕傲,敢闖敢拚是我們無悔的宣言,那麼,我們就可以勇往直前地衝鋒——用我們的睿智做抵押,用我們的青春做本錢,用我們的永不言敗做支柱!

相信,撞開心靈的牆,就打開了精美的畫卷:清澈見底的淙淙流水,巍峨厚重的綿延群山,爭奇鬥妍的各式花草,美輪美奐的嶄新建築!

相信,撞開心靈的牆,就鋪設了成功的橋梁:體驗嚐試的感受,品味奮鬥的欣喜,借鑒失敗的啟迪,迎接未來那讓人心醉的燦爛的微笑!

請試著運用本書所學習的知識,分析一下例文的論證思路。

拜年

梁實秋

拜年不知始自何時。明田汝成《熙朝樂事》:“正月元旦,夙興盥嗽,啖黍糕,謂年年糕,家長少畢拜,姻友投箋互拜,謂拜年。”拜年不會始自明時,不過也不會早,如果早已相習成風,也就不值得特為一記了。尤其是務農人家,到了歲除之時,比較清閑,一年辛苦,透一口氣,這時節酒也釀好了,臘肉也醃透了,家祭蒸嚐之餘,長少畢拜,所謂“新歲為人情所重”,大概是自古已然的了。不過演變到姻友投箋互拜,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回憶幼時,過年是很令人心跳的事。平素輕易得不到的享樂與放縱,在這短短幾天都能集中實現。但是美中不足,最殺風景的莫過於拜年一事。自己輩分低,見了任何人都隻有磕頭的份。而純潔的孩提,心裏實在納悶,為什麼要在人家麵前匍匐到“頭著地”的地步。那時節拜年是以向親友長輩拜年為限。這份差事為人子弟的是無法推脫的。我隻好硬著頭皮穿上馬褂緞靴,跨上轎車,按照單子登門去拜年。有些人家“擋駕”,我認為這最知趣;有些人家迎你升堂入室,受你一拜,然後給你一盞甜茶,扯幾句淡話,禮畢而退;有些人家把你讓到正大廳,內中闃無一人,任你跪在紅氈子上朝上磕頭,活見鬼!如是者總要跑上三兩天。見人就磕頭,原是處世妙方,可惜那時不甚了了。

後來年紀漸長,長我一輩兩輩的人都很合理地凋謝了,於是每逢過年便不複為拜年一事所苦。自己吃過的苦,也無意再加在自己的兒子身上去。陽春雪霽,攜妻室兒女去擠廠甸,凍得手腳發僵,買些琉璃喇叭大糖葫蘆,比起奉命拜年到處做磕頭蟲,豈不有趣得多?

幾十年來我已不知拜年為何物。初到台灣時,大家都是驚魂甫定,談不到年,更談不到拜年。最近幾年來,情形漸漸不對了,大家忽地一窩蜂拜起年來了。天天見麵的朋友們也互相拜年,下屬給長官拜年,鄰居給鄰居拜年。初一那天,我居住的陋巷真正的途為之塞,交通斷絕一二小時。每個人咧著大嘴,拱拱手,說聲“恭喜發財”,也不知喜從何處來,財從何處發,如癡如狂,滿大街小巷的行屍走肉。一位天主教的神父,見了我也拱起手說“恭喜發財”,出家人尚且如此,在家人複有何說?這不合古法,也不合西法,而且也不合情理,完全是胡鬧。

胡鬧而成了風氣,想改正便不容易。有一位不肯隨波逐流的人,元旦之晨猶擁被高臥,但是禁不住家人催促,隻好勉強出門,未能免俗。心裏忽然一動,與其遊朱門,不如趨蓬戶,別人錦上添花,我偏雪中送炭,於是他不去拜上司,反而去拜下屬。於是進陋巷,款柴扉,來應門的是一個三尺童子,大概從來沒見有這樣的人來拜年過,小孩子亦受寵若驚,回頭就跑,正好觸到一塊絆腳石,跌了一跤,腦袋撞在石階上,鮮血直噴。拜年者和被拜年者慌作一團,送醫院急救,一場血光之災結束了一場拜年的鬧劇,可見順逆之勢不可強勉,要拜年還是要到很多人都去拜年的地方去拜。

拜年者使得人家門庭若市,對於主人也構成威脅。我看見有人在門前張貼告示:“全家出遊,恭賀新禧!”有時亦不能收嚇阻之效,有些客人便闖進去,則室內高朋滿座,香煙繚繞,一桌子的糖果,一地的瓜子皮,使得投箋拜年者反倒顯著生分了。在這種場合,剝兩隻幹桂圓,喝幾口茶水,也就可以起身,不必一定要像以物出物的楔子,等待下一批客人來把你生頂出去。拜年雖非普通日子訪客可比,究竟仍以給人留下吃飯睡覺的時間為宜。

有人向我說:“你別自以為眾醉獨醒,大家的見識是差不多的,誰願意把兩腿弄得清酸,整天價在街上狼奔豕竄?還不是悶得發慌?到了新正,荒齋之內舉目皆非,想想家鄉不堪聞問,瞻望將來則有的說有望,有的說無望,有的心裏無望而嘴巴裏卻說有望。望,望,望,我們望了十多年了,以後不知還要再望多麼久。人是血肉做的,一生有幾個十多年?過年放假,家中閑坐,悶得發慌,會要得病的,所以這才追隨大家之後,街上跑跑,串串門子,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誰還真個要給誰拜年?拜年?想得好!興奮之後便是麻痹,難得大家興奮一下。”

這樣說來,拜年豈不是成了一種“苦悶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