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導 語(1 / 1)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百千”,是三大國學啟蒙讀 物,也是流傳了上千年的蒙學教材。

《三字經》全文1722字,形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極易成誦;內容則涵蓋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民間傳說。古人稱: “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故自宋朝問世以來,即被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它不僅屬於漢民族,而且屬於全中華;僅屬於全中華,而且屬於全人類。1990年新加坡出版了英文新譯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成為世界各國兒童必讀必背的啟蒙經典。

《百家姓》是一本關於中文姓氏的書,成書於北宋初年。原收集姓氏41 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它采用四言體例,句 句押韻;其內容雖無文理,但頗具實用性,而且讀來順口,易學好記,與《三字經》《千字文》相配合,成為中國古代蒙學中的固定教材。

《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組成的韻文,南朝梁武帝時期,員外散騎侍郎周 興嗣奉皇命從王羲之書法中選取1000個字,編纂成文,是為中國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周千文精思巧構,知識豐瞻,音韻諧美,宜蒙童記誦,也是千百年來蒙學教科書的經典。

“三百千”不僅是兒童啟蒙的教科書,也是成年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精 髓的通俗讀物,可謂老幼鹹宜,雅俗共賞,具有永恒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