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涇縣縣誌的記載,唐朝天寶年間,桃花村共165戶,有男性村民324人,至於女性,沒有確切統計。在古代,女人幾乎是純消費者,官府對女人的數量不是很在意。但是根據權威人口學家的估算,我們認為桃花村的女人至少在400人以上。因為天寶年間,正是盛唐時節,天下昌平,人民生活幸福。在這種情況下,生物學家們認為,雌性的種群數量總是要大那麼一點的。
據曆史學家講,桃花村在當時是一個很有錢的小村莊。因為地理位置好(座落在桃花潭邊上),桃花村積極發展旅遊業和活魚養殖業,賺了不少錢,是安徽涇縣“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周圍村的閨女們,做夢都想嫁一個桃花村的男人,住在寬敞的屋子裏,飯桌上有活魚肥鴨,傍晚時分和幾個女人在桃花潭裏洗洗內褲,說說閑話。這和現在的女人拚命想嫁給上海男人是一樣的。
桃花村的戶口也是嚴格限製的。唐朝的時候,人們還沒有那麼無恥,不敢利用假結婚騙綠卡。桃花村的姑娘小夥都極其搶手。光棍找媳婦自不必說,連寡婦再嫁也是蠻容易的事情,所以桃花村裏整天做喜事。
凡事都有例外,桃花村裏麵也有兩個人,整天為婚姻大事發愁。一個就是村裏最有錢的陶大官人家的大小姐。天寶三年,李白已經44歲了,名聲廣播天下,連三歲小孩都會背誦他的詩。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粉絲很多。陶大小姐就是其中一個。因為在古代,女人都沒有正式的名字留下來,因此我們也不知道陶大小姐的芳名,隻有按照現在漢語的構詞法,把她叫做“白飯”——李白的Fans。據史料記載,這白飯的第一個特點就是胖,胖得像烏克蘭大白豬,臉頰把眼睛擠成了一條縫,不得不放兩塊竹片撐起來。白飯每天躲在繡樓六麵,撐著竹片讀李白的詩歌,倚著窗戶想象著夢中偶像駕著五彩祥雲來接她,順便用流下的口水幫一樓的傭人李大媽澆花。
另一個著名光棍就是汪倫。天寶三年的時候,汪倫正好28歲,長得很英俊。身高八尺,一身古銅色的肌肉,每次在桃花潭裏洗澡,都會有少婦圍觀。這樣的一個小夥子,按說應該不難找媳婦。但實際上汪倫很窮,沒田沒產。他父母早年誤吃了死王八中毒身亡,汪倫8歲成了孤兒,靠在陶大官人的桃花釀酒坊裏打工為生,晚上就睡在桃花山半山腰的草棚裏。
最心疼汪倫的人就是桃花山桃花庵的庵主性能師太。汪倫的草棚離桃花庵不過三百米,性能師太每天眼淚汪汪得看著汪倫上下班,不由自主地歎氣。一個英俊上進的青年,難道因為家裏窮了一點,就該娶不上媳婦嗎?要不是顧及自己尼姑的身份,性能師太真想撲上去把汪倫摟在懷裏,悲天憫人地痛哭一場。但是這在政治上是極其敏感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唐朝。我們知道,唐朝皇室自詡是老子後代,喜歡道教。民間也就跟風修道,全國各地大建道館,佛教衰弱。性能師太的桃花庵香火不旺不說,有人還誣陷她參歡喜佛。這是師太最不能忍受的事情,一再向大家解釋,說自己是禪宗,可不會像吐蕃國那些齷齪的喇嘛那樣放縱情欲。可是桃花村的村民佛學修養不夠,解釋不通,師太隻好在桃花庵門上掛了一幅對聯以示清白,上聯:隻讀聖賢經;下聯:不參歡喜佛;橫批:休得胡說。
桃花庵香火很不旺,之所以能維持下去,主要就是因為有陶大官人這麼一個大香主。陶大官人自稱是晉朝名士陶淵明的後代,卻為五鬥米折腰,做了半輩子的涇縣縣令。在任上吃喝貪腐,自然不在話下。大概是做了虧心事怕報應,特別相信菩薩,燒香拜佛是每天的功課。告老還鄉後在桃花村做了土財主,整天想生個兒子繼承香火,娶了七個老婆備用。結果出了大老婆生了白飯之後,其餘幾個老婆無一生養,陶大官人氣得直跳腳,於是趕緊娶了第八個老婆。這第八個老婆,姑且簡稱八婆,倒是爭氣,進門不到一年就生了一個胖小子。陶大官人愛如掌上明珠,那八婆也因為勞苦功高,趾高氣昂,對其餘幾個老婆神氣頤指,大有廢長立幼之勢。所以說,桃花村裏最有權勢的,不是陶大官人,而是這個八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