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讚同丞相對策!”胡毋敬與鄭國一齊呼應。
“在場任何人,不得泄露皇帝病逝消息!”頓弱高聲補充。
“中車府令以為如何?”李斯肅然盯住了趙高。
“在下,讚同秘不發喪。隻是……”
“隻是如何?說!”李斯前所未有地冷峻淩厲。
“隨行將士臣工甚多,若有求見陛下者,不知丞相如何應對?”
“此事另行設法,先決是否秘不發喪。”李斯沒有絲毫猶疑。
“老夫以為,天下複辟暗潮湧動,猝然發喪難保不引發各方動蕩。就實而論,秘不發喪並盡速還都,確為上上之策!”職司邦交的頓弱再次申述了理由。
“我等讚同秘不發喪!”全場將士齊聲呼應。
“好!”李斯一揮手道,“第二件事:徑取直道速回鹹陽,可有異議?”
“此事得征詢衛尉,方為妥當。”趙高小心翼翼地說了一句。
“急召楊端和!”李斯立即決斷。
頓弱一揮手,最擅機密行事的邦交司馬立即快步蹚水出了車馬場。全場人等鐵一般沉默著,等待著,沒有一個人說話,沒有一個大臣提出新的議題。大約頓飯時光,光膀子散發的楊端和大步赳赳來到,聽李斯一說事由,立即拱手高聲道:“目下還都,當以軍情擇路。取道中原,路徑雖近,然有兩難:一則得返身兩次渡河,恐不利陛下車駕;二則山東亂象頻發隱患多多,沿途難保不受騷擾遲滯回程!若從沙丘宮出發,經井陘道直抵九原直道,再從直道南下甘泉、鹹陽,則路雖稍遠,然可確保安然無事!”
“衛尉讚同九原直道,諸位如何?”李斯高聲一問。
“我等讚同!”全場一吼。
“好!”李斯斷然下令,“今日在場將士,由衛尉統率全數護衛帝車,不再歸入舊部!一應行裝整肅,由典客署吏員督導,皆在行宮內完成,不許一人走出行宮!諸位大臣並中車府令,立即隨老夫進入寢宮密室,備細商議還都上路事宜!”李斯話音落點,全場嗨的一聲轟鳴,將士大臣們蹚水散開了。
一進密室,幾位大臣都一齊癱坐在了粗糙的石板草席上。素來關照諸般細節極為機敏的趙高也木然了,隻矗在圈外愣怔著。直到李斯喘息著說了聲水,趙高才醒悟過來,連忙俯身扯了扯密室大書案旁一根隱蔽的絲繩,又連忙拉開了密室石門。片刻之間,兩名侍女捧來了兩大陶罐涼茶。趙高給每個大臣斟滿一碗,說了句這是趙武靈王行宮,一切粗簡,大人們將就了,又矗在一邊發愣。李斯汩汩飲下一碗涼茶,抹了抹臉上泥水,疲憊地靠著大書案道:“趙高,你隻是中車府令,依法不當與聞大臣議事。然,此前陛下已經命你暫署符璽與皇帝書房事務,巡狩行營還都之前,你也一起與聞大事議決。來,坐了。”見其餘四位大臣一齊點頭,一臉木然的趙高這才對李斯深深一躬,坐在了最末位的一張草席上。
“兩位老令,皇帝書房情形如何?”李斯開始詢問。
“稟報丞相,”奉常胡毋敬一拱手道,“文卷悉數歸置,未見新近詔書。”
“趙高,皇帝臨終可有遺詔?”李斯神色肅然。
“有。然,皇帝沒有寫完詔書,故未交特使……”
“目下存於何處?”
“在符璽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