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鹹陽王城正殿平台的東西兩側,立起了兩方丈餘高的藍田玉刻石。東側大石的鐫刻大字是:“濟濟多士,恒恒大法。”西側大石的鐫刻大字是:“天壽佑秦,萬有千歲。”從三十六級白玉階之下的王城車馬場望去,兩方朱紅大字的刻石巍然聳立在中央大鼎兩側,恍如天街龍紋,氣勢分外宏大。一日,嬴政看見刻石,凝視良久,問道:“此文可有出處?”旁邊蒙毅一拱手道:“稟報君上,此為《詩·周頌》摘句,長史略有改動。‘眉壽’,長史改做了‘天壽’。無非頌我大秦功業,並無他意。”嬴政默然片刻,終於一笑道:“無怪似曾相識。詩書之學,長史足為我師焉!”蒙毅暗自長籲了一聲,一挺身奮然道:“秦取天下不用詩書,君上無須通曉!”嬴政笑道:“取天下不用詩書,治天下未必不用詩書了。”蒙毅道:“秦法治天下,不用詩書王道!”嬴政笑道:“你是法治天下,可天下讀詩書者大有人在,不知詩書,焉知人心?”蒙毅倒是一時無話了。後來,得蒙毅轉述這段對答,李斯不禁大是感喟道:“君上但有此心,天下大安矣!”蒙毅問其故,李斯笑道:“君上能容詩書之士,天下異端有何不能容之?百川既容,大海自成,天下大安哉!”
有了此番點睛之筆,秦國朝野遂蕩漾出一種特有的豪邁喜慶。一時間,“天壽佑秦,萬有千歲”成為廟堂與市井坊間爭相傳誦的相逢讚語,更被酒肆商鋪製成橫豎各式的大字望旗懸掛於長街,大鹹陽陡然平添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熱乎乎的祥和之氣。
九月初,鹹陽大朝會如期舉行了。
大臣將軍們感奮不已的是,大朝會以前所未有的賀宴開場。兼領司儀大臣的李斯長聲念誦出的詞句是:“大秦連下四國,一統大業將成,會首四爵,以為賀功——”秦王很是興奮,李斯話音落點霍然起身,舉起了王案上的大爵高聲道:“好!此功當賀!今日此酒,四國酒!兩年之後,六國酒!來,我等君臣連幹四爵!”見秦王舉爵,與會大臣將軍們從座案前刷的一聲整肅起立,宏闊的大殿哄然蕩出一聲雷鳴:“四國酒!秦王萬歲!”嬴政一陣爽朗大笑道:“好!本王今日萬歲一回!來,第一爵!”說罷舉爵汩汩大飲,瞬間空爵置案,又舉起了第二隻大爵。站在殿角高台照應各方的蒙毅遙觀王案酒爵,陡然一個愣怔,立即低聲吩咐一個站班內侍去喚趙高。
今日會首四酒,原本是李斯蒙毅與丞相王綰商定的賀壽酒。雖說滅國四大功確實該賀,然畢竟不能沾了為秦王賀壽的違法嫌疑;為不著痕跡,以慶賀連下四國大功為名,又不置任何菜肴,以示並非宴會,可謂點到為止而已。李斯蒙毅慮及秦王長期缺乏睡眠,且酒量不是很大,事前曾征詢趙高,趙高說可給王案上濃熱黃米酒,既不醉人又長精神。李斯蒙毅欣然讚同。可方才秦王舉爵,酒爵分明沒有熱氣蒸騰,蒙毅心下一驚:畢竟今日大朝,會商重大事宜,秦王若醉如何了得!連飲四大爵老秦酒,蒙毅自忖也是要七八成酒意的。
“趙高!君上飲的甚酒?”
“黃米酒嗬。”趙高碎步跑來,一邊回答一邊眼角餘光瞄著王台。
“如何沒有熱氣?你敢作偽!”蒙毅麵色肅殺。
“好長史丞哩!”趙高一臉惶恐,“熱酒若熱到熱氣騰出,君上能要麼?”
“明白說話!”
“一冒熱氣,舉殿皆知君上另酒,君上也知自己另酒。如此,君上定然不飲。兩下不明,才能相安無事。小人如此想,敢請長史丞教我。”
“知道了,去吧。”蒙毅淡淡一揮手,趙高匆匆去了。
在蒙毅與趙高說話間,秦王嬴政與大臣將軍們已經熱辣辣地連幹了四爵,人人麵色泛紅。李斯一句長宣:“賀功酒罷,大朝伊始——”大臣們一齊落座,殿中便肅靜了下來,李斯也坐回了自己的座案。
“諸位,今歲大朝,不同尋常。”秦王叩著王案開宗明義道,“五年來,我大秦雄師連下韓、趙、燕、魏四國,俘獲三王。雖然,燕王喜在逃,殘趙餘部另立代國,然其苟延殘喘之勢已經不堪一擊。故此,燕趙餘波戰事,可相機一體解決。目下之要,在於全力應對最後兩個大國,齊國楚國。此意,長史已經書令預告,諸位今日放開說話。一日說不完,兩日三日說。無論如何,要議決一個方略。如何議法,長史說話。”
李斯站了起來,拱手一個環視禮道:“諸位大人,奉君上之命,斯與丞相、上將軍、上卿、國尉等預為會商,以為齊楚事宜有兩個大方略需得議決:其一,對楚對齊,孰先孰後?其二,對楚對齊,各需幾多兵力?唯兩大方略議定,各方官署方得全力謀劃協力之策。今日大朝,先議用兵次序。”說罷,李斯向殿角站立的蒙毅一招手,見蒙毅遙遙一拱手,便再次環視一拱手道,“錄寫書吏與史官均已就位,諸位可以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