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雨雪霏霏(6)(2 / 3)

崤山本身雖然封閉,但出山百餘裏,西北山口接著秦國函穀關,西南順洛水上遊通秦國南大門武關,東麵山口接韓國產鐵要地宜陽;東北出洛水河穀,可直達周室洛陽;北渡黃河百餘裏,即是魏國安邑;南出山口,連著楚國熊耳山與伏牛山地帶的要塞南陽。也就是說,住在這片幽靜的連綿大山,向哪個國家去都不很遠,也都很方便。

崤山原本一直是魏國領土。在魏國占領秦國河西之地的歲月裏,崤山已經是魏國大後方了。相鄰的其他國家,根本無法與魏國爭奪崤山。秦國收複河西,並強迫魏國將崤山割讓給秦國以後,形勢陡變,崤山的位置頓時重要起來。對秦國而言,崤山是控製函穀關外數百裏黃河渡口的一個天然屏障,同時也成為秦國東進的一個堅實跳板。對魏、韓、周三國而言,崤山則成為逼近胸前的一把利劍,插入腹心的一個楔子。對楚國而言,崤山則成為秦國正麵壓迫楚國淮北地區的一座大山。如此一來,各國對崤山大為重視,紛紛向崤山腹地派出大量斥候,偵探地形與山民分布,準備隨時建立封鎖崤山出口的要塞。崤山頓時熱鬧起來了。

這種突兀的變化,白雪可是沒有料到。

當年,白雪忍痛離開櫟陽的時候,崤山還是魏國的“老西門”。白雪回到安邑後身孕反應很強烈,很想找個幽靜去處長住生養。按說涑水河穀的狩獵山莊是個好地方,可白雪總覺得涑水河穀離安邑太近,不安寧。魏國遷都後這裏又離趙國太近,很可能成為雙方拉鋸爭奪的兵家之地,不安全。自己需要的是一個遠離兵爭的安靜地方,距離都城的遠近,對她幾乎沒有作用。

梅姑和老總事反複查找,才發現了崤山這座已經廢棄的山莊。這是老白圭按照他一貫的商戰傳統,針對洛陽周室、韓國宜陽以及楚國淮北,特意建立的貨物秘密儲存基地。白圭死後,白氏家族的長途商貿有所收縮,加上洛陽周室的購買力大大下降,崤山基地的儲運功能被函穀關內的桃林高地取代,這座崤山小城堡便廢棄不用了。

白雪對這廢棄的城堡頗感興趣,和梅姑、侯嬴專程去看了一趟,很是滿意這座城堡的隱秘幽靜:唯一的缺陷就是太大,又加荒廢日久,不能居住,修葺一新又很是費事。侯嬴知道白雪的心境,提出在廢棄城堡的旁邊山頭上新建一座小山莊,費事不多,住著又緊湊舒適。想來想去,白雪同意了。大半年後,崤山小寨建成了,坐落在老城堡旁邊的半山腰,一條山溪瀑布掛在中間,將新老莊園隔開。小寨淹沒在漫山遍野的密林之中,外人很難發現。白氏家族素來有建築秘密基地的傳統,將這座隻有十多間房屋和一座倉庫的小寨,建得異常的堅固隱蔽。白雪很高興,將小寨取名為“靜遠山莊”。

進山之前,白雪將侯嬴、老總事和白氏家族的老功臣二十六人,全部召集起來做最後安排。她將白氏商家財產預先分成了三十份,兩份最大的交給了侯嬴和老總事,兩份較小的留給了自己和梅姑,其餘二十六份平均分給了二十六位老功臣。誰知當她一一分配完畢後,卻久久無人說話。

“諸位有何想法?是否白雪析產不公?”白雪笑問。

老總事麵紅耳赤:“敢問姑娘,白門商家傳承百年,名震天下,未嚐入不敷出,為何卻要析產遣散?”

二十六功臣一齊拱手道:“我等效忠女主,不能析產毀業!”

侯嬴深深一躬:“姑娘不管有何想法,此舉的確不妥。姑娘縱然隱退山林,白門一幹老人絕不會亂了陣腳。且不說姑娘即將臨盆,白氏後繼有人,僅僅這經營百年的根基毀於一旦,也是暴殄天物。敢請姑娘三思後行。”

“請女主三思後行。”功臣們一齊拜倒,滿堂的白發頭顱都在顫抖。

“諸位快快請起。”白雪將要臨產,寬大的衣裙雖不顯過分臃腫,卻也難以彎腰一一攙扶,隻有站在堂中連連擺手,“諸位起來,聽我說。”

老功臣們都在商旅滄海久經磨煉,個個心細如發,見女主行動大是不便,立即起來肅然站好。白雪歎息一聲道:“白氏商旅,到我手是第四代,一百多年。然我不善經商,也無心經商,數十年來從不過問白門商事。白門財富雖說以白氏為底本滋生,但也是諸位兢兢業業操持積累而來。先父曾說過,財貨如流,能禍能福,有心則當之,無心則散之。白雪誌不在商,析產於諸位白門功臣,使白門商道遍及天下,未嚐不是好事。諸位既然堅執不肯接受析產,倒也可變通從事。今日析產份額不變,今後之商事即為諸位合產經營。你等公推一人主事,能合則合之,不能合則隨時分之。此乃兩全之策,免得我一朝有事,內部生亂,反倒壞了白氏聲譽。諸位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