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的喊聲回蕩在稷下學宮,連綿不斷,引得前來聆聽的富商大賈們也爭吵起來,分成兩團對爭對喊。這種坦率真誠、鋒芒爍爍、不遮不掩的大爭鳴,是中國文明史上的偉大奇觀,也是那個偉大時代的生存競爭方式。它培育出了最茁壯的文明根基,澆灌出了最燦爛的文明之花,使那個時代成為不朽聳立的曆史最高峰,迄今為止,人們都隻能歎為觀止而無法逾越。
論戰結束後,齊威王問騶忌田忌:“卿等以為,孟夫子如何?”
騶忌:“孟夫子學問,堪為天下師。”
田忌:“可惜齊國要不斷打仗,養不得太平卿相。”
齊威王沉默良久,吩咐侍臣:“傳楚國特使江乙進宮。”
江乙已經在臨淄等了三日,聽得齊王宣召,忙不迭帶了禮物入宮。
齊威王淡淡笑道:“江乙大夫,何以教本王?”
江乙惶恐拱手道:“齊王在上,這是楚王特意贈送齊王的禮物,敢請笑納。”身後侍從捧過一支銅鏽斑駁的古劍遞上。齊王身邊侍臣接過,齊威王笑道:“先請上將軍看看了。”侍臣捧到田忌麵前的長案上。田忌乃名將世家,對珍奇兵器可說是見多識廣,然對麵前這支不到兩尺長的短劍劍鞘卻極為眼生,沉吟間右手一搭劍扣輕輕一摁,便聽“鋥嗡——”一聲振音,劍身彈出三寸,頓時眼前一道青光閃爍,劍身又無聲縮回。
田忌驚訝之極,拱手道:“我王,此劍神器,臣不識得。”
齊威王笑道:“江乙大夫,此劍何名啊?”
江乙:“稟報齊王,此劍乃楚國王室至寶,隻可惜我楚國也無人識得。楚王贈與齊王,以表誠意。”
齊威王悠然道:“好,本王收下慢慢鑒賞。那,楚王是何誠意也?”
“稟報齊王,我王請高士夜觀天象,見西方太白之下彗星徑天,秦國當有極大災變。我王之意,欲與齊國結盟,合兵滅秦。”
“如何滅法?”田忌冷笑。
“兩國各出二十萬兵馬,齊國為帥。”
“齊秦相隔,走哪條路?”
“楚國借道於齊國,出武關滅秦。”
“對齊國有何好處?莫非齊國可以占住一塊飛地?”騶忌淡淡地問。
“滅秦之後,土地轉補,楚國劃給齊國二十座城池。”江乙對答如流。
田忌搖頭歎息:“齊國多年無戰事,隻怕糧草兵器匱乏不濟也。”
江乙慷慨道:“我王料到此點,願先出軍糧十萬斛,矛戈五萬支,良弓五萬張,鐵鏃箭十萬支,資助齊軍!”
田忌驚訝地睜大眼睛,似乎不敢相信:“噢?何時可運到齊國?”
“結盟之後,一個月內運到。”江乙很是利落。
騶忌正色問:“還有所圖麼?”
“一則,魏國若向楚國發難,齊國需與楚國聯兵抗魏。”
騶忌田忌一齊拱手道:“我王定奪。”
齊威王大笑:“好!楚王一片誠意,本王允諾。丞相與江乙大夫商談盟約。”
一片笑聲,皆大歡喜。隨後大擺酒宴,騶忌本著名琴師,親自操琴為特使奏了一曲。江乙想不到如此順利,高興得心花怒放,開懷暢飲,被四名侍女扶回驛館後,還醉醺醺地合不攏嘴。
江乙一走,齊威王三人大笑不止。君臣三人對楚宣王的“奇思妙策”感到驚訝,實在想不到竟有如此愚蠢的“滅秦大計”。秦國距離齊國雖然遙遠,但齊國卻從來沒有放鬆過對秦國的監視。秦國的山東商人中齊國商人最多,而每家齊商的雇員中,都有齊威王禦史府派出的秘密斥候。他們從各種渠道送回的消息都非常及時,秦國的變化齊國君臣自然非常清楚。齊威王君臣對秦國的強大心裏有本賬:一來,秦國的強大距離威脅齊國還很遙遠,齊國犯不著緊張。二來,秦國強大,必將形成戰國新格局,而這個新格局有利於齊國。基本的原因是,秦國強大首先對魏趙韓楚四國不利,四國要遏製秦國,勢必就會緩和對齊國的壓力,大大有利於齊國的放手壯大。三來,齊國將因秦國強大,而成為天下戰國爭奪的主要力量——秦國要想對抗四國,要與齊國修好;四國要想遏製秦國,也必須借重齊國;剩下一個夙敵燕國,也不敢得罪齊國了。在這種格局中,齊國左右逢源,豈非大大好事?所以,齊國對秦國的強大完全不像魏趙韓楚四國那樣耿耿於懷,而是聽其自然不加幹預。齊威王君臣確信,齊國隻會從中得到好處。
目下正是如此,星象顯示秦國將要強大,楚國就急吼吼地找上門來要聯兵滅秦了。對楚國特使江乙的連環出使,齊威王的秘密斥候早已經探聽清楚。楚國先行聯魏攻秦,又怕魏國不可靠,於是再找齊國這個製約力量。楚國的如意算盤是:滅秦利大,魏國齊國必然參加,楚國要得大利卻又戰力不足,就得先期付出(抵押城池、援助兵器糧草)以促成聯盟;一旦滅秦成行,楚國既可收回抵押,又可在分割秦國中爭得更多的土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