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想起朋友給我講的一個故事,關於母愛,關於拋棄。
這是我遇到的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我家的舊鄰,是一對母子。孩子的父親在一次車禍中去世了,母親一個人帶著男孩。還好,母親在一個效益好的單位裏當經理,生活還算寬裕。母親對孩子自小失去父親很愧疚,所以非常寵慣孩子。就是這個蜜罐裏泡大的男孩,到了20多歲還不會照顧自己。
就在這一年,母親出事了。醫院檢查結果出來的時候,上麵赫然寫著“癌症晚期”。她已經再沒有多少時間照顧孩子了。母親走出醫院的大門,就將化驗單撕得粉碎,丟在了路邊。
那天,男孩又很晚才回家,母親突然意外地大發脾氣,說他太令她失望了。男孩感到很詫異,自己平常不都是這樣嗎?但是緊跟著的就是母親瑣碎的嘮叨。後來男孩很生氣地和母親頂起嘴來,最後,母親拿出5000塊錢遞給兒子,決絕地將他逐出了家門,說:“你去吧,有本事就自己養活自己去。”男孩從來沒有受到過這種打擊,於是一氣之下,走出了家門,決心自己闖蕩。
半年之後,男孩經曆了很多磨難,終於自立起來,成了堅強的男子漢。而此時的他忽然意識到自己以前是多麼不懂事呀,讓母親如此辛勞操心,於是決定回家去給母親道歉,希望母親能重新接納自己。
當他回到家的時候,出來迎接他的不再是曾經慈愛的母親,而是我們這些鄰居和親戚。他的母親已經在三個月之前辭世,留給他的隻是一份家產和一封親切的遺囑。
遺囑中,母親告訴他之所以拋棄他的原因,隻是為了讓他能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在自己死去之後,能好好生活下去。
他幡然醒悟,在母親的墓前淚灑一地。
而站在他身後的人們也淚流不息,他們大概也都明白了一種愛的深意:許多的時候,小愛為惜,而真正博大的愛卻是一種忍痛的拋棄。
親情寄語
母愛有體貼入微的關愛,也有讓孩子學會立足社會的博愛。前者能讓孩子切身地體會到母愛的溫暖,而後者則會讓孩子在痛與磨練中逐漸成長,從而在社會上真正立足,學會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