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生日,大姑母、三姨母都來祝壽。母親笑著對他們說:“今天他們姊姊、弟弟不讓我動手,我坐在這裏,好像做客人了。”
父親送給母親一副眼鏡,他對母親說:“你說近來做針線眼前有點模糊,你應該戴一副眼鏡了。”
母親戴了眼鏡,拿起一張報紙來看,她快樂地說:“果然清楚多了,謝謝你給我適用的眼鏡。”
吃過了“壽麵”,我們把柏樹種在庭中。這是一棵可愛的柏樹,葉色翠綠,有大姊姊那樣高。我們說:“願這棵柏樹永遠茂盛,願我們的媽媽永遠康健。”
母親露著慈愛的笑容回答我們:“謝謝你們的好意!我願你們和這棵柏樹一同長大起來,成為有用的人!”
這當兒,郵差送到哥哥給母親的信。母親看罷,授給我們看,一壁說:“他的話我的確愛聽。”
哥哥的信很簡單,是這樣的幾句話:
“你四十歲生日,我不能回家給你慶祝,特地寫這封信,表達我的意思。我到校的時候,你對我說:‘努力用手工作,努力用腦思想。’我記著這兩句話,兩星期來,不曾讓手和腦閑空起來。這個消息你一定愛聽,現在就把它作為送給你的禮物。”
爸爸和媽媽
佚 名
我好幸運,我是一個父母雙全的孩子,既有精神飽滿的爸爸,又有心地慈愛的媽媽。而且家庭中很是和洽,又可以溫飽度日,雖值此物價暴漲生活艱難之際,我們的生活,總是優裕,所以我的小腦筋裏,暗想我的境遇,很值得慶幸的!
說起我的爸爸,他是一個四十歲的中年人。他有一副溫和的麵孔,一雙閃電般的眼睛,一頭黑黝黝的頭發,一個胖胖的身體,一些短短的胡須,兩隻善於做事的手,一張沉默寡言的嘴,不論誰見了他,都會自然發生出一種敬愛的心。他的性情和善而嚴肅,如果我們做錯了事,他總是婉言勸誡,叫我們知道自己的錯誤,生出一種改過自新的觀念,從不曾用打罵來做訓導的手段。他對於我們,抱有莫大的希望,希望我們能做一個國家的好公民,社會的中堅分子,所以他時常要查問我們的功課,如有進步,他就非常高興;不然,他就要指示我們的錯誤在於何處,來鼓勵我們去改進。他平常的生活,很是簡單,如飲食睡眠等,都有一定的時間,除非出外會客或赴宴會時,才是例外。我的家裏,每天有好許多的客人,都要來會他談話,所以他也很忙碌。他們所談的話和所做的事,因為我的知識不夠,一時難於明了,大概是關於本鄉的公益和慈善事情吧。他在閑暇的時候,也時常閱讀本外埠各種報紙和那些雜誌;至於他還看什麼書籍,現在我還不能十分了解,所以也略而不說了。
至於我的媽媽,和爸爸是同年的。性情既和善,而且又十分儉樸。她從來不會塗脂抹粉,也不會穿過華麗的衣服。家中一切大小事情,都由她一人指揮著傭人去做;如果生了小弟弟小妹妹,不忍雇用奶媽,也由她自己喂奶。她不用奶媽,並不是節省金錢,實在舍不得親生子女給人家領養。我的爸爸和姊姊,時常對她說:“你太辛苦了。”但是我的媽媽,卻以為一點也不苦。有一天,一個朋友到我家裏來玩,看見我母親穿的衣服很樸素,便問她為什麼不穿些好看的衣服。她便說:“布衣服不是一樣穿在身上嗎?為什麼定要穿那華麗的衣服呢?可是我們中國的女子,大多生著愛虛榮和盲從的心理,尤其是都市裏的所謂摩登女子,她們以為外國貨總比本國貨好,所以不是洋貨就不買了。於是,每年國家的損失不知多少。我國近年來經濟困難,就是因為大家喜歡用洋貨的緣故!”這時,那個朋友忙說道:“你的話的確很對,以後我也要穿布衣用國貨了。”我想全國的同胞,如果大家都和我的媽媽一般,那麼我國至少有許多金錢不會流到外國去,我國也不致貧窮了。
因為今天是我爸爸和媽媽四十雙壽的日子,我的腦海裏,想起了他們平日的行為,特地在這裏寫上一些,算是我慶祝爸爸和媽媽的雙壽,留一個永久的紀念!
95.黑先生
天氣很冷,家裏生了火爐。晚飯過後,我們一家人坐在火爐旁邊取暖。我看著跳動的火焰,覺得有趣,身上暖烘烘的,又非常舒服,就自言自語說:“煤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呀!”
父親側轉了頭問我:“你說它能叫我們暖和嗎?”
“是的。這樣的冷天,如果沒有煤,沒有這位黑先生,我們現在就沒有這樣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