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行路難(三)(2 / 3)

大宛元明七年,九月二十三日晚間,北邯掩殺至歸雁石城而來。連戰七日,城破。

同日,朝廷收到奏折,歸雁石城參將雲言,與來曆不明的人相往來,被人發現,殺人後,在逃。繼幾日後,又收到奏折,歸雁石城中一切布置皆被雲言通敵叛國,告知敵帥,雖然將士死戰,折敵十萬餘。歸雁石城,失守。

雲言雲仲毅本是罪孽未盡的修行人,托化輪回。於大千世界中,未入本來,斷托攀緣。一點本靈雖沒,但其中有用的東西倒是還留著不少,到幾多輪回後,他的靈性漸顯。常常蹦出一些怪異的想法,加上後來遇上了一位師父。這師父就是那日府中的客人,神州鮮有人知,卻是一位俗世大人物,名字叫方化,方自在,熟悉的人叫他;六竅書生。七竅通了六竅,對其他人說這話是罵人,但對他絕對是讚揚。他文武雙全,人稱除了妖,神異事,沒有他不知道的。所學過多龐雜,但都知曉精微。於天道一途,雲言倒是自己有了些許想法,暗中自己揣測,而今也算小有成就。他機緣偶至,便忽然得了七分靈性。腦子中多了許多莫明其妙的功法,類似於陣法,丹藥,符法等東西,如同憑空長出來一般。這些東西似乎本來就有,他一經小試,果然是用處廣大。隨他年歲漸長,見識成熟,有了更多了解。心中雖不明了,但是也是小心選了一套功法煉了下去。

大道相通,他選的那套功法卻是尋常打坐煉氣用的下乘功法。雖然對本身有好處,也能書符度氣,但是功效實在太過弱小。他得了師父幾分真傳,又借著莫名的機緣,武技倒也是個中高手。

可惜的是他所處周圍諸人,能通天道的太少,甚至沒有消息。

人們隻是認為傳說隻是傳說,不可信。所以,關於妖,仙,等懸疑都是笑談。以致於蒼冥山,人們認為那隻是由於瘴氣的緣故罷了。

一路上,雲言往蒼冥山行來。若是他能一入蒼冥則無人可擋,也就安全了。何況他暗中總是在想,有什麼東西在遙遠等著他,而冥冥中雲言的命運之線已經限製著他不得不走向那個傳說中罪犯的天堂——蒼冥山。如果他現在回去,想那皇帝老兒鐵定心要殺人的話,還不是肉包子打狗了?若是老頭不想殺人,自己回不回去,影響倒也不大。若要他回去救人,他的本事估計能挑幾個高手,數十人的配合,數百人的軍陣,那是讓他靈魂深處畏懼的地方。

堅羅城地處潭州。過了潭州就是景州,再過景州地界走上一程,與那涼州相交的地方乃是蒼冥山邊一點,而那蒼冥山大部分分化為一州,名為荒州,乃是大宛一處棄地。

這日,雲言化了裝,拿出師父給的麵具,換了麵龐,隨身攜帶都改了一套。做一個書生裝,頭帶儒巾,青袍長袖,行到了堅羅城下。這點遮掩迷人耳目的手段倒是末學,被雲言將一身本事學去了七分,其中這行倒是精通不少。

他小心進了堅羅城來探聽消息。雲言借著些許小手段進了城來,到了一處酒樓,聽見裏麵熱鬧非凡,坐在酒館靜聽消息。

就聽一人高聲說道:“那北邯元帥北邯緩行而來。一日所行不過五十裏,連續走了約有七日。二十萬人馬,層疊而來,逼向我大宛。他每日行走不過數十裏,徒耗錢糧。我大宛也有些許手段,不時騷擾,紛紛而往,用了螞蟻搬象的辦法,雖然但所獲微小。那一路上,北邯小心提防。卻是如同烏龜縮進了殼子一般。行動更是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