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1929年,影響最大、發行數最多的大型文學刊物《小說月報》第2卷第1-4期連載了中篇小說《滅亡》,引起了讀者強烈的反響。它遠遠超越了當時流行的革命加戀愛一類公式化的小說,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許多讀者紛紛打聽作者“巴金是誰”?《小說月報》編者卻表示:“連我們也不能知道,他是一位完全不為人認識的作家,從前似也不曾寫過小說,然這篇《滅亡》卻很可使我們注意的。”
這年年終,該刊編者又一次高興地總結說:1929年這一年,該刊發表的巴金的《滅亡》、老舍的《二馬》是兩部“很引起讀者的注意,也極博得批評者的好感”的作品,並預言“他們將來當更有熱烈的評讚的機會的”。這個預言後來得到了應驗。許多批評家認為是少見的優秀作品。“轟動當時文壇的傑作,當首推《小說月報》上登載的巴金的《滅亡》”,“在怠惰和疲憊的狀態下支持著的文壇上,近年來隻有巴金可以算是盡了最大的努力的一個。”
就這樣,一位優秀的青年作家夾著他的第一部小說《滅亡》闖進了文壇。從那以後,他幾乎全身心投入到文學創作中去。他以驚人的毅力和勤奮,日日夜夜不停地寫作,傾吐鬱積在內心已久的激情。他忘了疲倦,忘了健康,如他自己所說,還常常忘了自己,狂熱地沉浸在寫作生涯裏。
1931年是巴金創作旺盛期,他的一些著名的代表作,如《急流三部曲》之一《家》,《愛情三部曲》之一《霧》,《革命三部曲》之二《新生》(《滅亡》的姐妹作),以及其他十幾個短篇小說都是在這一年中完成的。這些作品,他先後開筆,同時交叉進行。《新生》開始寫於1930年底;次年4月就開始寫作《家》;同年夏天又開始寫《霧》,幾乎是和《新生》時完成的。
《家》是巴金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五四”新文化運動發生到這時已十多年了,現代白話文學以一種完全新的姿態出現,並有了豐碩的實績,但是有影響的優秀長篇小說仍還寥若晨星。《家》是一部全景式的史詩般的巨作,描寫了封建家族製度的黑暗和崩潰曆史,張揚個性的自由和解放,呼喚人性的覺醒,禮讚美麗的青春和生命,洋溢著“五四”啟蒙的革命的精神,以它的強烈生動的藝術形象和魅力打動了一代又一代千百萬讀者的心。《家》的出現就成了新文學史上的一塊豐碑,嶄新的收獲。巴金也從此成了二十世紀中國最傑出的文學人家之一。
現在我們就來講述這位作家的百年人生,像一股生命的激流,浩淼湍急,穿越過無數亂山碎石,迸濺起耀目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