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稀奇古怪的世界上有個教人看不懂的詞兒,叫做但是----但是這個詞兒,實在是這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和最壞的東西,居家旅行殺人放火修橋鋪路都歸這詞兒管,它可以讓你在上一刻欲仙欲死下一刻痛哭流涕,也可以讓你在上一刻恨不喪生下一刻光芒萬丈。
杜傳A的一生就完美體現了但是這東西的威力。
N年前的某天,杜先生誌得意滿地剔著牙從某市某間豪華大酒店裏慢慢踱出來,睥倪得意地看著全身英式紅色製服的門童殷勤地為他打開車門,那一刻,他幾近人生顛峰----車裏是美女,口袋裏有鈔票,名片上寫著xx市xxx辦公室xxx,這白底金字的玩意兒,派給誰都不丟臉!但是,對對對,就是這個xx的但是,他正滿臉蕩笑著跟車裏漂亮長腿女友亮他那一口小白牙時,有人在他背後輕輕拍了拍他的肩,他回頭看的時候,一對銀閃閃的手拷就掛到了他腕上。
那一刻,杜先生腦裏閃耀的就是一圈一圈的但是。
杜傳A的一生,完全就圍繞著這個但是轉。
杜傳A的祖上,據說曾經闊過,但是,自杜傳A麵世以降,就從來沒得著過祖上的好處,祖父是個窮教書的,而且早死,父母就是倆賣苦力的小產業工人,托新社會好政府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福,倒也不至於餓著,但日子卻緊巴巴的。兄弟姐妹又不少,父母是一視同仁,也不曾節衣縮食重點培養過他,照著正常渠道來說,杜轉卯死了也就跟同一廠區的子弟以及他的親生兄弟姐妹們一樣,人生的軌道無非是托政府的福,糊弄著讀幾年書,十六七的時候街麵上隨便混混,哥們中間養養望,再養成一把力氣,回頭或進了父母的廠子當合同工,或遠赴珠三角長三角禍禍大都市人民。
杜傳A又並非早慧兒童,做不到象廣大穿越群眾一樣穿開襠褲時期就能放長線釣大魚,早早計劃好自已的光彩人生,老實說,彼時的他,也就一頑童,不曾建立過何等遠大的人生理想,對仿佛早就注定好的未來如此一生更沒什麼好感或惡感,無非別人如此,他也便如此,不見得有何不好或不服。
然而杜傳A生命中的但是開始出現了。
老杜家兩老都是木訥死做的性子,老杜家別的的小子丫頭也大都隨父母,杜傳A小的時候,也差不多就那個樣子,但是,當杜傳A把書念到高一的時候,一切就都不同了。
丫中考考了個全市第三!
這可是個爆炸性的新聞。這一片是工廠區,子弟們大多數都隻在職工子弟中學念完初中,廖廖幾個能考出去念三年高中的,也都是讀死書的,從此處走出的上一個大學生遠在七八年前,幾乎已經算是個傳說。世事如此淡定,就算廠區裏本有些對自家子弟的前程命運心熱的,看了這個情況,也大都把一顆心端平伏低放下了。何況商品經濟的大潮此時已經開始洗滌廣大人民群眾的心靈,國家呼喚的方向也早轉了,讀書還不如掘金更顯得擁護D中央。
老杜家兩老更是壓根沒想過關心過問過自家子弟的學業。杜傳A自已其實也相當困惑,沒錯,他一直知道自已在子弟中學裏算是個雞頭,成績遠超儕輩,但他也從來沒想過,他能考個市重點,在他想來,子弟中學裏的雞頭,放到市區裏,必然隻是個牛後,而且,這事也屬於早經被曆史多次證明的事實,許多年以來,子弟中學的年級第一,基本上也就是市區爛學校中下遊學生的水平。
不管怎麼著,杜傳A的人生就這麼輕輕一個但是輕輕改變了----考入市高的子弟雖然極少,但也並非沒有,杜傳A絕不是第一個,曆史上進了市高的子弟,最好的前程也無非是個三流大專,回流了就是個普通的小技術員。但是----嗯,你看,但是這東西,真真是無所不在----在市高,杜傳A遇上了他生命中第一個貴人。
此人姓朱,大號名飛。在地方上大大小小也算一衙內。少年的友誼其實相當單純,那個年代物欲也未曾如此橫流,上下之分決沒有杜傳A已經坐擁名車美人的時代那麼嚴整。管它娘的什麼原因,反正杜家的小子和朱家的小子沒幾天就打成了一片,基情四射。
但是----看看,這家夥又來了----關鍵人物卻並非朱家小子,而是朱家小子在市高副校長職位退休並長久安居在學校教師宿舍區的舅姥爺。
杜傳A發誓,在進入朱飛A舅姥爺家之前,他一輩子見著過的書也趕不上他第一次在朱家舅姥爺家所見著的書的一個零頭。
朱家舅姥爺相當欣賞杜傳A,老人家是個相當具備當年社會格局體製下傳統讀書人精神的人物----其實就是讀xx原著讀得有點傻了,巨相信英雄人物來自民間,並且一心想要多提攜幾個願意上進的後生,老人家是書生意氣滿滿,而且剛剛退休閑得蛋疼,孫子孫女又全都北上南下分批次禍禍全國各族人民去了,恰恰杜傳A剛好就披了那麼一層出自底層勤奮自救積極向上的陽光少年光環出現。於是杜傳A就成了老人家的入室弟子----現代社會的入室弟子可不比封建社會時代那麼複雜嚴謹,無非就是老人家常常向杜傳A言說些偉人格言以資鼓勵,閑談時關心關心杜同學的學業成長,指點些文章段落(認真很想把這一句寫成:閑來指點些槍棒,較量些拳腳,說道些江湖上人物,哈哈。),利用人麵讓杜傳A略略多享用些資源----例如圖書館借書可以一次借10本並無歸還期限,再帶著杜傳A與一幫退休老幹部打成一片----別的什麼其實很無所謂,唯有這一點對杜傳A來說才是關鍵。
杜傳A智商不算低----太低了他也不能光靠一本教科書擊敗諸多武裝到牙齒書包裏全是分門別類精細到教科書頁碼參考書的同齡人----他缺的就是見識。這一堆退下來的老頭老太太,嘛職業都有,嘛級別都有,老人家是真把杜傳A當孫子來帶了,老杜家本身的家教也極傳統樸實,憨直的同時也小得下去性子,這三年混下來,某種見多識廣的氣質也就自然而然養成了。
但是----看看,又跳出來了這麼一個詞----杜傳A卻又並非真正的那種有主角光環的人物,也算不得極勤奮。底子其實也不厚,他那個第三,其實僥幸成份也頗多,三年高中,又分了許多心跟老人家很是學了些書法繪畫揚琴圍棋之類的微技末道,他成績其實算不得好,險險立於上遊尾巴尖上而已,最終的高考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杜傳A最終有負老人家的厚望,加之估分嚴重失誤,隻是勉強擠進了間二流大學,這個結果,令朱家舅姥爺頗為扼腕,整整一個暑期長籲短歎,認為自已無能於教育,誤了人家子弟----我怎麼就能把一個市第三的好苗子給生生整成了個二流呢?
但老杜家可不這麼看,自家沒什麼能耐,這個大學生可全是老人家對自家兒子栽培的功勞!杜家兩老心存感激,到處托人求情,最終給朱家舅姥爺了了一件大事----他們給早年喪偶的老人家說了一頭親,朱家舅姥爺對這位工人階級的新老伴極其滿意,並在新老伴的照顧下高壽至八十有七,彌留之際還對滿堂兒孫誇耀新老伴的好處以及老杜家的實誠,同時順便傳下許多子孫們估計永遠不會采用的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