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遠古的足音,回想創世紀(11)(1 / 3)

它生出一切。它是什麼?它隻是黑暗,除此之外它什麼也不是。它襯托所有的光,但它不是光。它一無所有,它擁有一切。

我想問黑暗,你冷不冷?

宇宙島真是多彩多姿的。

這個扁扁的Sc型旋渦星係NGC253像枚銀幣,卻又絕對不同於一枚普通的銀幣,它的藍星之光使它無與倫比,而至少在我們從圖片上看來,圍繞著這星係的並不密集的白色星星點點,如同溫馨的雪花一般若即若離。

我隻能說它更像一個閃爍藍光的夢幻。

它離開我們有1300萬光年遠。

在宇宙中這是一個很“短”的距離,它本身的速度超過了宇宙全麵膨脹速度,這使它成為走近銀河係的少數宇宙島之一。

三角座M33旋渦星係會讓孩子們雀躍,因為它像做工精美的藍色玩具風車,不同的是它還閃爍光芒,小天使也愛玩風車嗎?

美國海軍天文台拍攝的旋渦星係M51的彩色照片顯示出它是一個鬆散的Sc型旋渦星係,不同色彩、不同亮度的光組成了一幅混沌厚重的畫麵。

你不知道它正在發生什麼,更不知道它將要發生什麼。

也許所有的秘密都在隱隱約約的旋臂上。

這個旋渦星係的各個旋臂都有超巨星發出的微光,這樣的超巨星在作出最後的閃射之後,歸向何處呢?不過,這也隻是人的憂天,天有何憂?星有何憂?來也自然,去也自然。

無論如何,超巨星已經閃亮過了。

它是如此之亮啊!其亮度超出太陽1萬倍之上。

天文學家把天空中的大多數星星列為“主星序”的正常星,把更亮與更暗的星稱為“非正常星”,比如“紅巨星”,有太陽的100倍那麼亮,超巨星更是如此了。白矮星則是小而暗淡的星,這是已經收縮了的、正在走向死亡的星,但表麵熱極了。

人啊,你要記住:更亮和更暗都是非正常的。

我們還是把目光放回到旋渦星係M51,它的右邊有一個伴星係,它被劃入不規則星係一類,有藍光也有紅光。

一種大可想象的微妙的天象出現了:這一個大的宇宙島會吞並那一個小小的宇宙島嗎?換句話說,它們會碰撞嗎?

在圖片上看來相距很近的兩個星係其實相距也達幾千光年,一般認為它們有時經過彼此相鄰的空間,有時發生碰撞均屬不可避免。但此種碰撞的更大的概率屬於那些彌漫、瀟灑的星之間的氣體雲,這是一種比較柔軟的相互之間的撞擊,其結果往往不是粉碎而是互相滲透、雜處或者堆積,但也會在混亂狀態中發射紅光、熱和射電波。

光在黑暗中發亮。

在沒有人類之前,光就在黑暗中發亮了,天上就是群星閃爍的了。可是自從有了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牛頓、康德、哈勃、愛因斯坦、霍金等,人類才確切地知道我們身居何處,光是怎樣從黑暗中發亮的。

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人。

我們生活在地球這個銀河係宇宙島的一塊小小的礁石上,我們在太空中旋轉著,自轉、公轉,還要跟著太陽在銀河係中疾馳。我們離不開太空,我們是迄今為止唯一已知的太空中會說話能思想的智慧生物,我們是太空人。

因而,我們還要記住能使我們的太空知識顯得較為有條有理的六位星係研究者——

銀河係的測繪大師哈洛·沙普利。1914~1917年,沙普利首先測量銀河係的大小並明確其形狀。因為造父變星光脈動的快慢由它們固有的亮度來決定,沙普利便據此確定銀河係球狀星團的距離,並從這些星團的排列確定銀河係的中心,然後估計其大小。此後,沙普利還以哈勃天文台台長的身份,指導沙普利-卡姆斯星係表的編訂工程。

星族的區分者沃爾特·巴德。巴德是哈勃在威爾遜山帕洛瑪天文台的同事、合作者。巴德特別留意觀測哈勃顧不上的、忽略的許多宇宙現象的細節。1942年,巴德研究仙女座星係時發現,在紅光下觀察時,旋渦星係裏的暈族星和核心星在顏色與總亮度上與旋臂星不同。由此,巴德認為暈族星可能是老年恒星,這一在當時看來並非驚天動地的見解最後導致了現代恒星演化理論的產生。

射電天文學的精研者馬丁·賴爾。賴爾曾被譽為“為射電天文學帶來了革命創舉”,他通過移動一組小型射電望遠鏡,使之從不同角度接收宇宙射電信號,使接收範圍達到要用一個天線大到無法製造的大型望遠鏡才可比擬的程度。這項技術稱為孔徑綜合法,它為射電天文學提供了相當於光學上的精確度標準。據稱,賴爾還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提出了早期的證據。

旋臂的探究者簡·奧爾特。奧爾特是荷蘭萊頓天文台台長,他以銀河係各旋臂的射電輻射為根據,測繪了這些旋臂,以此證明我們的星係是一個旋渦星係。在這過程中,奧爾特還說明了旋渦星係的自轉方向。曾經有天文學家認為,旋渦星係的旋渦可能在解開,但奧爾特發現銀河係旋臂的彎曲是在繞緊,也就是說旋渦星係的形狀是穩固的,他還發現氣體雲行蹤神秘地從這星係的核心朝外麵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