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難解儲妃言外意(2 / 2)

太子妃點點頭:“是我的疏忽,回頭我會稟告皇阿奶,讓你回家住幾日。”雅湄忙行禮謝恩。

太子妃接著說道:“一會兒宮宴結束後你到毓慶宮來,你回府的一些事宜我要交代你一下。”

筵席結束後,雅湄便跟著太子妃去了毓慶宮。雅湄心裏有些疑惑,按理說她自己回家隻要太子妃同意就好了,為什麼要她跟著太子妃到毓慶宮呢。進了毓慶宮,太子妃在主位上坐下,便熱情地招呼她坐在一邊的椅子上。雅湄行禮道謝後,便坐下了。

太子妃待雅湄坐定,開口問道:“格格可聽說過唐太宗時期的徐賢妃?”

唐太宗李世民的徐賢妃雅湄自然知道。她名徐慧,和武則天一起入宮,一開始和武則天一樣都被封為才人。武則天在太宗時期不怎麼得意,倒是徐慧一步步被封為充容。唐太宗死後,徐慧痛不欲生,不久也辭世,被追封為賢妃。徐慧之所以受到李世民的喜愛就是因為她的才華。據說她五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口說話,八歲即可作文了。入宮後常常上諫唐太宗,因而受太宗禮待。不過,雅湄還是沒有弄明白太子妃好端端的為什麼要提起徐賢妃,所以隻含糊回答道:“太宗駕崩後,徐賢妃不久也隨太宗而去,徐賢妃的貞潔天地可鑒,雅湄是極佩服的。”

太子妃婉婉一笑:“格格果然如傳聞般富有學識,想必也能成為徐賢妃那樣的女子。”

雅湄聽了一怔,也不急著回答,隻細細琢磨太子妃說這些話的用意。這太子妃講話真是極有藝術性,先拿徐賢妃舉例,問雅湄知不知道,不僅可以誇讚雅湄讀過不少書,還可以…還可以暗示雅湄些什麼。想到這裏,雅湄不禁寒毛卓豎,忙笑笑回答太子妃道:“太子妃說笑了,湄兒一介女流,就隻讀讀《列女傳》這樣書,哪能和太宗的徐賢妃相提並論呢。”

見太子妃臉上的表情絲毫未變,雅湄接著說道:“唐太宗的長孫皇後曾為避免與太宗談論朝政而說:‘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妾以婦人,何敢預聞政事’,雅湄更為欽佩長孫皇後這樣的賢德之人。何況大清祖製,後宮不得參政,太子妃折煞湄兒了。”雅湄隱隱覺得太子妃以徐賢妃比自己是想要讓太子把自己娶作側妃。雖然不能肯定自己的想法,雅湄還是搬出了長孫皇後的典故,也暗示自己絕不做小,就是不知道太子妃能不能領會了。

雅湄這樣幾句軟話把太子妃的話一一頂回去,太子妃也不見生氣,笑得依舊和婉:“格格真是的,我才說一句,就一下子引經據典回了我十句。”雅湄忙解釋:“太子妃,我不是那個意思…”

“我知道。格格多心了,我並沒有要你幹政的意思。”太子妃臉上沒有起一絲波瀾,她慢慢說道,“我隻是想格格將來定是個賢妻。”

然後太子妃轉移了話題,跟雅湄交代了回富察府的時間和要注意的一些事情,便打發雅湄離開了。

雅湄出了毓慶宮,見九阿哥站在宮門外。因為是直接撞上的,雅湄也不好躲開,就上前行了個禮。九阿哥虛扶了一下,隨後雅湄聽見九阿哥輕咳一聲,說:“兩年前因為春兒誤會於你,抱歉了。”

雅湄有些奇怪,怎麼說起這麼久之前的事。還沒等雅湄回話,九阿哥已然進了毓慶宮。

回了惠和堂,雅湄坐在內室,有些愣愣的。她隨手拿起一麵銅鏡,照著自己的臉,試圖模仿出太子妃那樣永遠不變的溫婉笑臉。莫丹打了一盆水進了內室,見雅湄這樣,便問道:“格格怎麼了?”

雅湄望著銅鏡裏自己的臉,說道:“我也想像太子妃那樣,一張臉永遠不變,都那樣溫和地笑著。”

莫丹洗了洗手上的手巾,笑著說:“格格保持現在這樣很好啊。”接著她把手巾遞給雅湄,雅湄拿來抹了抹臉。莫丹便伺候更衣雅湄就寢了。

又是一個雅湄的不眠之夜。雅湄總覺得太子妃這段話別有深意。她很慶幸自己不軟不硬把太子妃後麵要說的話堵了回去。隻是不知道太子妃要見她是太子妃自己的意思還是受太子授意。但是不管是誰的意思,雅湄心知這絕對不是由於自己有多大的本事,隻是因為自己有個受康熙倚重的父親罷了。雅湄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被動受人牽製了。馬齊現在身居高位,肯定是有很多人拉攏的對象。她雖然不很讚同翳媛的冒冒失失,但是覺得翳媛主動出擊的決定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