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蒙古草原風波起(1 / 3)

一日中午,雅湄用過了午膳後,便遣開莫丹徽蘭獨自一人騎馬出帳閑晃。微涼的風輕輕拂來,在草海上掀起陣陣的波瀾。望著一望無際的草原,雅湄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到處走走看看。走了一會兒,雅湄遠遠看見有一條小溪,清澈的溪水潺潺流過。雅湄心裏一陣歡喜,加緊馬肚朝小溪小跑過去。

到了小溪邊,雅湄一下子跳下馬,蹲在小溪邊開始嬉水。玩了好一會兒,聽見一邊一個男聲傳來:“都這麼久了,格格還沒玩膩哪。”雅湄轉頭一看,是個穿著靛藍色長衫的俊美少年,正興味盎然望著雅湄。雅湄估摸著他是康熙帶來的哪個翰林院的文人。隻見那少年下了馬,作了個揖道:“臣見過妍格格。”在清朝,滿臣自稱“奴才”,漢臣自稱“臣”,雅湄心下知道,此人應該是個漢臣。雅湄問道:“不敢請教閣下尊姓大名。”

那少年又是一揖:“在下湖廣總督遐齡公之子年羹堯,現任翰林院檢討。”遠處小鳥在歡歌,微風吹來陣陣草香,雅湄心情大好的原因還有,見到了傳說中的年羹堯。望著那個翩翩少年,雅湄笑著調侃:“年大人真是足足一副酸文人文縐縐的腔調,自報家門還不忘帶上自己位高權重的父親。”

年羹堯愣了一下,立馬反應過來雅湄在開玩笑,便走到雅湄身邊,坐了下來。“妍格格說笑了。羹堯也想參加武舉,而不是靠舞文弄墨博取功名。”年羹堯笑看著雅湄,解釋道。

雅湄蹲久了,腿酸得很,便也學年羹堯一屁股坐在草地上。年羹堯這人著實有趣,雅湄心情更好了:“瞧年‘將軍’這番說辭,好似隻要考了武舉便能一舉奪魁呢。隻是不知道,年大人武功那麼高,怎就參加文試了呢。”

“哈哈,羹堯以往常聽聞格格溫婉,不想親眼所見格格卻是刁滑的很呢。”年羹堯哈哈大笑,見自己說雅湄刁滑引的雅湄瞪了自己,年羹堯忙假意正了正臉色,“格格有所不知,若想在戰場運籌帷幄,為國出力,還必得考文試不可呢。若不然,人家以為你不過是個空有蠻力的呆子,怎麼會把泱泱十萬大軍交給你呢。”

雅湄讀了《雍正皇帝》,知道年羹堯在康雍年間叱吒戰場,她不由自主點點頭:“年大人說的有道理。看來年大人很懂為官之道嘛。”

“在下自然懂,但也不以為然。”年羹堯好像想起了什麼,哼了一聲。雅湄見此情狀,便補充道:“不以為然,但身處其中不得不從之。”

年羹堯自嘲地笑了笑:“格格說的是啊。看來格格也能明白人生在世種種無奈之處嘛。”雅湄撇撇嘴:“旁人看我是皇太後身邊的紅人,無憂無慮,明麵上對我又恭又敬。其實他們心裏以為我不過是靠年幼博皇太後一笑的跳梁小醜,巴不得哪天我摔慘了呢。每天招呼那些麵和心不合的人我也心累,但也是不得不為啊。”

就這樣,雅湄和年羹堯像開了話匣子,談天侃地,說說笑笑,一眨眼的功夫,天色也慢慢暗下了。年羹堯望著遠方的夕陽,歎了口氣:“天色晚了,臣送格格回帳。”

這真是到清朝以來最自在的一天,這樣想著,雅湄笑道:“年大人不必客氣,私下裏叫我雅湄好了。”年羹堯也笑著說:“格格若是不嫌棄,私下也叫臣‘亮工’罷。”雅湄自然知道,“亮工”是年羹堯的字,她點了點頭。

雅湄轉身打算上馬,但是發現徽蘭和莫丹不在身邊,沒人把她扶上馬,隻好尷尬地站在那裏。年羹堯輕輕笑了一聲,幫雅湄上了馬,隨後自己翻身上馬,夾了夾馬肚,那馬便慢慢朝營地踱步過去。雅湄臉羞地通紅,默默跟在年羹堯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