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救災(2 / 2)

周晟衍露出悵然之意,沉吟道:“如今北方受災之地頗多,許多平民百姓家中已無存糧,紛紛逃到大城。隻是這樣下去,光賑災可不成,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朝秋心中胡思亂想,又不知該不該開口,這些本不是她能說的,但是如今自家或許有能力一助,可她亦不能擅作主張,心裏隱隱明白,紀先生如此大的動作,定是在籌謀什麼,不然根本無需這樣緊湊,言璟哥不過呆了幾日就匆匆走了,隻怕往後但凡紀先生所設的仙府樓船,根本無需楚家人再操心。

朝秋抬起頭來,卻見周晟衍似乎等在那兒,聽她回話。朝秋怔住,隨意微笑道:“其實倒也不是沒有辦法,隻是還需等下了雨,地裏有了水,選一些更耐旱的莊稼糧作,那樣災民們才有決心重新回鄉刨地。不然隻怕很多人都嚐到了打工的甜頭,出力氣賺的銀錢遠比種地的多,那樣一來鮮少有人會回去了,田地荒廢卻是最可惜的。”

周晟衍忽的正了臉色,問道:“楚姑娘對一些外域種子的種法頗為熟稔,好些東西別人根本不知是何物,我想仙肴館生意絡繹不絕,很大一部分都是靠了那些常人難以吃上的美食。不知楚姑娘可知何物更適合種在北方,如今漠北的局麵很是動蕩,隻怕這樣下去,弩族那方亦是受了旱災,要挑起戰事了。”

朝秋一怔,沒想過周晟衍居然跟她提起了戰事,她抬起眸子,猶豫再三,仍是下了決心道:“二皇子,先前並不知您的身份,這才多有失禮。隻是到了大災當頭,我楚家的仙肴館遍及諸城,想來你們定是注意到了。若以後……因為這而與不可得罪之人有了利益之爭,我楚家根本不想惹上麻煩。雖然這些事情理當由我爹出麵說清,隻是許多東西也是我自己喜歡農事而種出來的。我隻想獻出幾樣耐旱之物,又能幫助許多北寒之地的人,希望二皇子今後能幫我楚家一次,畢竟官與商,自古以來,官大欺人之事不絕於耳。”

周晟衍昨日想過許多,本就是想試探一番楚朝秋,卻不料話題居然牽扯上了旱災一事,這正是最近令他頗為頭疼的。等回了鎬京,朝中隻怕因為利益之爭,派係相幹,一切都是未知數,根本沒有能解決的辦法。諸城的災民集中營,設施與糧餉幾乎都是有短缺的,一來增加了大城的負擔,二來大周需要的是更多能種出糧食的民眾,而非靠著力氣在大城做雜活的百姓。

周晟衍隻思量了一會兒,卻見朝秋那一雙明眸似是明珠一般粲然,他定了定,想起昨夜所聞,點頭道:“若仙肴館遭人陷害或是遇上其它的麻煩,我自當會助一臂之力。這一次南方大澇,褪去之後卻是北方鬧旱。本就是苦寒之地,邊境吃緊,還望楚姑娘能在農事上幫上一幫,渡過今年才好。但凡我周晟衍活在世上一日,定不忘你今日的相助。”

朝秋這才鬆口氣,其實她仰仗的不過是還未推廣的棉花、土豆之類的作物,一則是兩年可植的飽腹糧作,另一種便是抗寒保暖之物,不僅能幫上許許多多北方百姓,哪怕就是對於軍隊來說,這些都能作為一大補給,其中的利益可想而知。

她心中還有些思量,近兩年來極力發展了棉花的種植,已經摸索出了增產的一點手段,囤積的棉花都做成了棉布、棉被以及存了一部分做棉衣之用。言璟曾經跟她提起過,這些普通之極的東西,在有心人看來,可是一大利器。幸而紀先生對此隻是一笑而已,無論她拿這幾種作物示好以求平安,但凡都能讓她決定,這也是朝秋敢提出的前提。

兩人不過說了一會兒話,周夢瑤在亭玉的幫忙下,戴著新的發飾出來,臉上的笑意從沒停過,那眼中帶了更多的真誠與柔和。

因為周晟衍還在府上,朝秋和亭玉也沒多留,到底不是一樣的人,光是午膳那一桌席麵就能看出是花盡了工夫,周夢瑤那一句禦廚比不上仙肴館,大抵是因為吃多了,反而喜歡新奇菜品罷了。

直到回了別莊,亭玉心中始終留了一絲擔憂,不僅僅是因為郡主私下問他言璟的喜好,她與言璟是姐弟,卻並非親生,饒是郡主一直追問到言璟小時候有何趣事之類的話,亭玉都巧妙地用話扯到別的上頭。

幸而兩人根本沒有待多久,一進正廳,就見朝秋一雙黑眸愈發顯得明亮。亭玉知曉她必定與周晟衍說了一些話,她也不問,朝秋向來不似別人看到的那樣,其實腦子裏有許多奇怪的想法。

即便是入夜睡去,亭玉依然沒有把心放下來。

她的妹妹,她的弟弟,似乎都藏著一些家人永遠不懂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