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之前,晚晴跟顧淩風膩歪了好久,最後流觴上尊實在看不下去,直接拎著晚晴踏上飛劍來到後山。雖然晚晴不是很恐高,但死過一次的人方知生命之貴,為了她的小命著想,她站在後麵緊緊地抱著師傅大人的腰(流觴上尊隻有一米六五左右)。流觴上尊明顯有點不自然,當然粗線條的晚晴並沒有發現。
流觴上尊性格比較內向,為人冷漠,很少與人親近,更別說如此近距離的與人接觸。
很快就來到後山,與想象中的不一樣,隻有幾間小茅屋,四周種著一些靈草和竹子。晚晴內心後悔不已,思考著可不可以退貨?書上一般都不是這樣寫的。至少給她種幾棵桃樹,門前有一條小溪,房後弄一個溫泉,嗯,最好再加一顆葡萄樹,裝一個秋千!(姐姐,你是來修仙呢?還是去種田呢?)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其他的都是可以創造的。晚晴除了中途吃了點幹糧,已經一天沒有吃飯了。於是毫不客氣地對流觴上尊說:“師傅,我餓了!您能不能幫我打一隻兔子回來?”雖然是在征求意見,但是那眼睛一閃不閃地盯著師傅,仿佛在說你不做我就哭給你看。第一次流觴上尊有種養女兒的感覺。沒辦法,隻能認命地去抓兔子,一杯茶的功夫,流觴便帶回來兩隻玉靈兔,每隻大約五六斤。晚晴懷疑流觴上尊是不是在把她當豬養。原諒我們的流觴大大,他已經近千年沒有進食了。修真者進入築基期後就可以辟穀,一般的修真者築基後很少進食,因為即使是有靈氣的食物多多少少都是有些雜質的。
晚晴拿出一把匕首,很速度地把兩隻兔子處理好,一隻今天吃,一隻明天吃。從包包裏拿出食鹽、花椒粉、胡椒粉、孜然粉,背脊和後腿多塗了些,醃製二十分鍾。這些材料都是晚晴在坊市及顧淩風在外麵收集了三年才收集到的。晚晴心裏感慨:要是再有一些蜂蜜、生抽、老抽、八角、薑、蒜就好了。
前世或許因為顧母不幸的童年,又或許認為女兒要嬌養,男兒要窮養,所以在家時顧晴的父母從來不讓她做家務事,他們總是把家裏最好的都留給她,如果家裏隻有一個蘋果,顧母總是偷偷地讓她一個人吃,連弟弟都沒有吃。他們也從來不讓晚晴洗碗,開玩笑說要把弟弟培養成十佳模範丈夫。直到上大學認識他之前,顧晴都不會煮飯、擇菜、切菜、做菜。那時顧晴還以此為榮,說以後一定要找一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好丈夫。可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大一進校沒多久顧晴就認識了他。那時的他總是一身白衣服,很整潔,給人一種“謙謙君子、溫文如玉”的溫暖。從小在家人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心理年齡普遍偏小,那時顧晴對他算不上喜歡,隻有一些好感,認為他是一個很好心的哥哥,在生活中總是幫助她。從小都沒有離開父母的顧晴,把他當作她的親人,非常依賴他。大二時他向顧晴表白了,顧晴很高興地答應了。並在當天晚上就向父母告知了他的存在,那時父母是反對的,因為他們並不希望顧晴找一個外地人。大二他們就出去同居了,他手把手地教顧晴煮飯做菜,久而久之顧晴練就了這一手好廚藝。可是在顧晴去世之前,父母都沒有嚐過她的手藝。
流觴上尊原是俗世一乞兒,七歲被其師傅守敬上尊帶入門中。守敬上尊,守德上尊的師兄,千年前在一上古密境中隕落。流觴本就是一個冷清之人,幼時乞討的經曆讓他性格上有些自卑,後因容貌醜陋遭人恥笑,使他更不願意與人交往。但是流觴上尊乃火係單靈根,悟性極高,又是純陽之體,所以修煉上基本上沒有什麼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