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器編輯本義項兵器

求助編輯百科名片

在中外研究古代兵器把火藥用於兵器作為一個曆史的分期階段,也就是說,在火藥發明以前,軍隊裏使用的兵器我們稱它為冷兵器。火藥發明以後,火藥開始使用於戰爭以後,就出現了火藥製作的兵器,就是火器。這時候是冷兵器和火器並用時期。中國古代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史前時期,從考古學來講叫石器時代,我們稱這個階段是石器時代的兵器。開始青銅冶鑄後,這時候兵器的主要材質就開始變成了青銅的。

目錄

釋義

冷兵器

中國冷兵器的發展

古代兵器介紹

十八般兵器

流星

古書記載

短兵器

長兵器

火器

簡介

火器的發展

暗器

綜述

分類

具體介紹

釋義

冷兵器

中國冷兵器的發展

古代兵器介紹

十八般兵器

流星

古書記載

短兵器

長兵器

火器

簡介

火器的發展

暗器

綜述

分類

具體介紹

展開

編輯本段釋義詞目:兵器

拚音:bīngqì

兵器基本解釋

[weapons;arms]軍事鬥爭中包含有各種殺傷力、破壞力的器械裝置

詳細解釋

武器。

《周禮·地官·小司徒》:“及大比六鄉四郊之吏,平教治,正政事,考夫屋,及其眾寡、六畜、兵器,以待政令。”《史記·大宛列傳》:“其地皆無絲漆,不知鑄錢器。及漢

使亡卒降,教鑄作他兵器。”唐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村落百姓,悉有兵器,小小俘劫,皆能自防。”吳組緗《山洪》三一:“獵戶隊集合的時候,有兩個特殊的課目,一個是關於新兵器的知識,專講敵方所用兵器的性能和應製防備的方法。”

編輯本段冷兵器廣義的冷兵器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

1.兵器自古有就有中國古代兵器不但是為了防禦,有時更是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兵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足見兵器在古代國家中的顯赫地位。兵器的先進程度,往往決定了一個國家強盛與否。

從冷兵器類別來分可以分為十八種,即人們所說的十八般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在武俠小說中,兵器的作用則被神話如:小李飛刀,絕世好劍等

古典小說中人物也配以不凡的兵器:關公青龍偃月刀、張飛丈八蛇矛、呂布方天畫戟等等。

編輯本段中國冷兵器的發展中國古代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史前時期,從考古學來講叫石器時代,我們稱這個階段是石器時代的兵器。

開始青銅冶鑄後,這時候兵器的主要材質就開始變成了青銅的。我們稱這個時期的兵器

冷兵器為青銅時代的兵器。人們懂得了金屬的冶煉後,這時候軍隊使用的兵器的主要材質也改為鋼鐵做的了,就進入了鐵器時代的兵器。

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時期,掠奪戰爭日益頻繁,便逐漸形成了用於作戰的兵器和武藝。夏代仍沿用石製兵器,但有所改進,有了少量青銅兵器。至商代,軍隊使用青銅兵器已較普遍,而且兵器種類增多,質量大有提高。1953年,在河南省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文物已有銅矛頭、銅勾、銅戚、銅刀、銅斧、銅簇等項。另外,在山東省益都出土了商代的兵器銅鉞、銅頭玉矛、銅戈。

西周兵器進一步多樣化,這個時期長兵有:戈、戟、鉞、矛、斧等。短兵則有刀、劍等。這些兵器多為銅質,

冷兵器(20張)質地精良堅利。銅器的出現,標誌著人類社會從石製工具時代進入到使用金屬器具的時代;青銅兵器的使用,使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曆史價段,並發揮其無比威力。鐵兵器始於周代,戰國時期已普遍使用。由於鐵的蘊藏量較為豐富,鐵器的堅硬度比銅製品強,又易於鑄造,因此,鐵兵器逐漸代替了銅兵器,品種更為齊全。

中國古代兵器之種類堪稱世界之最,不完全因為那個年代的貴族普遍尚武,還因為殉葬與厚葬製度的緣故。於是,青銅兵器同樣也大多出土於貴族的墓葬中。諸如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許多兵器都出自重要匠師主手,工藝刻意求精,凝聚了高度的智慧和技巧,非尋常器物可比。據古籍記載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表明,當時有戈、戟、矛、殳、

斧、鉞、錘、錐、刀、劍、匕首等,並廣泛應用於戰爭中。作戰時,士兵衣鐵甲,操鐵杖,使用鐵斧、鐵刀、鐵鉞、鐵矛等兵器。到了漢代大抵完成了銅兵器向鐵兵器的過渡,

至三國時期,銅兵器已經基本上退出了曆史舞台,演變為鐵兵器的全盛時期。據《典論》記載:"魏太子曹丕選楚越良工製鐵刀、鐵劍、鐵匕首,精而煉之,至於百辟(即鍛煉百次)"。這種武器質量上的飛躍,勢必對使用武器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促進武藝的發展。隋唐五代時期的鐵兵器中,長兵器以矛、槍和長刀為主。

據《新唐書》記載:"光弼有裨將,援矛刺賊,洞馬腹,中數人"。這表明唐將善用長矛而且技藝精良。短兵器則以刀為主。劍在這時已經失去了實戰的價值,成為道士們的法器和民間習武器械。劍術一直是人們喜愛的武術項目之一,佩劍之風長久不衰。相傳詩仙李白經常舞劍,友人崔宗之稱讚他:"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唐代重射,弓矢的結構精巧,規格多樣,據《唐六典》所記。弓有長弓、角弓等4種,弩有擘張弩、角弓弩等7種,箭也有竹箭、木箭等4種。

宋、元之際有所謂"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十八"不過是泛稱而已,實際上遠不止此數。據宋人曾公亮《武經總要》記載,長杆鐵槍就有18種,另外長柄鐵刀有8種,

各種短兵器有17種,如手刀、蒺藜、鐵鞭、鐵、鐵劍、大斧、烈鑽、鉤棒等等。著名的"梨花槍"就產生於宋代,其槍法已發展到純熟的程度。元代兵器則精細而實用。據茅元儀的《武備誌》記載,有各種鐵槍6種,各種刀7種。還有飛鉤、噞、馬叉、梨花槍、狼筅(長槍)、雙飛撾、飛錘、鐵戟等兵器49種,另有火槍、火炮6種。到了明代,"十八般武藝"有了具體內容。明人謝肇製《五雜俎》卷五中記載:"何也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予、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簡、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鈀、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十八般武藝"講的是演練兵器的技藝,所以它的前十七種都是兵器的名稱。第十八種為

"白打",明代朱國幀《湧幢小品》中解釋說:"白打即手搏之戲……俗謂之打拳"。清代的兵器與明代大同小異,不過品種更多而已。拿刀來說,有大刀、樸刀、春秋大刀、三尖兩刃刀、大環刀、鳳嘴刀、梅花刀、腰刀、戰刀、苗刀、壯族尖刀、彝族插刀……不下10餘種。此外,叉、抓、拐、弩、斧、盾、鉤、殳、錘、、?、棒、刺、鈸、鉞、鈀、齒、鏟等等就更多了。器械的多式多樣,使武術的內容更為多姿多彩。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武術訓練與競賽的需要,對刀、槍、劍、棍等常用器械的規格作了具體規定,對重量、長短、粗細以及器械製作材料都有明確要求,對武術水平的提高起了促進作用。

編輯本段古代兵器介紹拋射兵器:弓、弩、箭、矢、銃。

長兵器:戈、矛、槍、棍、棒、撾、殳、杵、杆、杖、鈀、把頭、鏟、斧、鉞、戟、槊、叉、镋、鉤、大刀、大鐮。

古代兵器,矛,青銅器短兵器:劍、刀、鞭、金間、鉤、鐮、錘、鏈、尺、拐、哨子棍、環(圈)、輪。

奇門兵刃:三尖兩刃刀、橛、點穴針、扭子、匕首、鴛鴦鉞、三節棍、盾牌、判官筆、狀元筆、陰陽銳、鐵尺。

暗器:飛劍、飛刀、飛鏢、鏢刀、梅花針、飛針、飛刺、飛鉈、飛抓、飛鐃、梅花袖箭、袖筒箭、摔手箭、花裝弩、踏弩、袖弩、袖圈、袖蛋、彈弓、飛蝗石、鐵蓮花、鐵鴛鴦、如意珠、流星錘、鐵拳、龍須鉤、繩鏢、羅漢錢、噴筒、龍吒、梅吒、血滴子。乾隆

編輯本段十八般兵器

刀有青龍偃月刀、三尖兩刃刀、鳳嘴刀、飛刀,眉尖刀、屈刀、戟刀、筆刀、單刀(鱔魚頭刀、柳葉刀、雁翎翅鋼刀、戒刀)等。

“大刀為百兵之帥”,大刀屬於長兵器,俗雲“大刀看刃”,要做到劈、抹、撩、斬、刺、壓、掛、格等工夫。單刀、雙刀都是短兵器,語謂“單刀看手,雙刀看走”,所以單刀講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攔、截等刀式,而雙刀則講究兩手用力均勻,刀式清楚,步點靈活,上下協調,以顯出“葉裏藏花,雙蝶飛舞”的姿態。單刀為“百兵之膽”,有“刀如猛虎”之說,練單刀者一要剛毅勇猛,二要快似流星,三要乾淨俐落,四要楊柳臨風。

名刀名將

1、三國關羽關雲長,擅使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長一丈二尺,三十六路刀法,罕見敵手。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關公麵前耍大刀等典故讓關羽當之無愧成為“刀神”,拖刀斬更是不傳的絕技。

2、二郎神楊戩,擅使三尖兩刃刀,掌管灌江口,故此三尖兩刃刀又稱二郎刀。

3、宋代名將老令公楊繼業,水滸108將青麵獸楊誌爺孫二人,五虎斷門刀法十分了得。

槍有尖槍、花槍、雙頭槍、鉤鐮槍、搗馬突槍、雙鉤槍、環子槍、單勾槍、拐槍、拐突槍、錐槍等等。以大槍為主,曾有“大槍乃百兵之王”的說法。槍杆古有鐵製、有攢竹製,現皆為白蠟木杆。槍尖如柳葉者名柳葉槍尖,其形如鴨嘴名鴨嘴槍尖,也有三棱槍尖的名三棱透甲錐。槍纓又名血擋,有棕製,有頭發製,有犀牛尾製。“七尺花槍八尺棍,大槍一丈零八寸。”,其舞動起來靈活迅速,神出鬼沒,故有人說花槍是“百兵之賊”。

英雄譜

1、三國張飛張翼德,擅使丈八蛇矛槍,勇猛無比,五虎上將之一。

2、三國常山趙雲趙子龍,白馬銀槍,長阪坡在曹營殺了個七進七出,有常勝將軍之美名。

3、隋末俏羅成,虎白亮銀槍,師承其父羅藝,羅家槍法來源於“對花槍”中的羅藝首任妻子。

4、北宋楊家將六郎楊延昭,楊家槍法傳到今。

5、南宋嶽飛嶽鵬舉,瀝泉槍橫掃金兵。

6、哪吒三太子,火尖槍。

7、西漢姚期姚四況,虎頭槍法出眾。

8、三國馬超馬孟起,快馬長槍。

劍劍有單劍、雙劍、短劍之別。劍被稱為“百兵之君”,君子之意。劍有文武之說,所謂文劍配帶有劍袍(即劍穗),武劍則不帶。劍約三尺左右,所以有“三尺龍泉”之稱。其由三部分組成:一劍身,包括劍尖、劍上刃(陽刃、外刃)、劍下刃(陰刃、內刃)、血槽(血線)。二劍柄,包括劍柄、劍鐓。三吞口(護手)。俗語說:“劍走美勢”,練起來真是龍飛鳳舞,飄灑大方、有剛有柔,有快有慢、有虛有實、有音有律、閃展騰挪、身法矯捷、高低起伏、變化莫測,形象優美動人。

古代多名劍:楚有龍泉,秦有太阿、工布,吳有幹將、莫耶、屬鏤,越有純鉤、湛盧、豪曹、魚腸、巨闕諸劍。

英雄譜

1、金庸《笑傲江湖》中的“獨孤九劍”,就是驚絕的特技。

2、唐朝公孫大娘,杜甫《舞劍器行》讚曰:“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江海凝清光。”

3、梁羽生《七劍下天山》,劍法更神。

戟戟有長杆單戟,有短柄雙戟。長戟又分為方戟、青龍戟、蛇龍戟,方天戟戟頭有兩個月牙,青龍戟和蛇龍戟隻有一個月牙,蛇龍戟與青龍戟不同之處,是其前端之刺為弓形。戟有“百兵之魁”之名,“劍無纏頭戟無花”,練法不同於刀槍,故有“戟本一條龍”的說法:龍頭能攢,龍口能刁,龍身能靠,龍爪能抓,龍尾能擺。

英雄譜

1、三國呂布呂奉先,擅使方天畫戟,三國第一猛將也,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布尚不懼。可惜轅門射戟,毀了畫戟神眼,落得個被縊死白門樓的下場。

2、三國甘寧甘興霸,擅使雙戟。

3、三國典韋,一雙戟八十斤,勇猛無比。

斧斧有長短之分練斧需要相當大的臂力。短柄雙斧,柄長不可過肘,為步下所用。因其斧大,刃為月牙形,斧頂薄,其形似板,故又叫板斧。

英雄譜

1、混世魔王程咬金赫赫有名的“三斧子半”使其當之無愧為用斧之首。“劈腦門、剜眼仁、小鬼推磨、腦後摘瓜”唬住許多上將。

2、黑旋風李逵的那雙板斧也是相當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