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若妍雖不知太後急召她前來究竟所為何事,卻也行動照舊。
“子佩,把哀家的琴取來……”鈕祜祿氏對子佩姑姑使了個眼神,複又開口緩緩說道,“這些日子侍寢的壽貴人,是皇後舉薦提拔的吧。”
“回太後娘娘,”若妍不得不再次欠身,“臣妾覺得,倚嬈性情溫婉,為人耿直,這樣的人在後宮裏,才不易惹出禍端。”
“哀家也覺得,這個丫頭不錯。”鈕祜祿氏微微笑道,“皇後和哀家想到一塊兒去了。”
“太後娘娘說笑了。”若妍謙遜地回著,卻見子佩已經捧著一把古琴走了進來:“太後娘娘……”
“皇後,你可知這是什麼東西?”鈕祜祿氏扶了扶鬢邊的金鳳凰華貴步搖,怡然問道。
若妍心知是寶,不由得上前了兩步,溫和地撫摸著古琴那極精細的七根琴弦:“臣妾愚昧。此古琴乃落霞式,負梅花斷,十分美觀,價值連城。可是……太後娘娘的……長相思?”
“皇後博學廣知,哀家今日算是見識了。”鈕祜祿氏滿意地點了點頭,靜靜說道,“這把長相思,是聖祖康熙爺在世時贈與哀家的。不僅琴本身珍貴,琴內還蘊含著一段悠遠的亙古的曆史……皇後可願聽聽?”
“承蒙太後娘娘厚愛,臣妾必當洗耳恭聽!”若妍自是極歡喜的,要知道太後娘娘的故事,可從來不是隨便說與旁人聽的。
“康熙六十一年,對於我們母子倆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先帝十分看重皇帝,把當時年僅十二歲的皇帝介紹給了康熙爺。祖孫相見,格外投緣,於是,皇帝小小年紀便被寄養在了宮裏。康熙爺提出要見一見哀家的時候,哀家不過是雍親王府裏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格格。也正是因為這一見,康熙爺直誇哀家是‘有福之人’,從此王府在無人敢怠慢了哀家。這把古琴長相思,便是先帝在看好哀家以後,賜給哀家的。”
“這段往事,臣妾略知一二。如今聽太後娘娘細講,倒覺得愈發栩栩如生。”若妍小心翼翼地回複道。
“哀家為熹貴妃的時候,閑來無事很喜歡彈奏長相思,”鈕祜祿氏繼續娓娓道來,“不過如今哀家老了,彈不動了……皇後,這把琴,連同這段回憶,哀家全都交給你了……”
“太後娘娘……”若妍受寵若驚,心下卻十分感動,“這樣的無價之寶,臣妾何德何能接受?”
“哀家說你可以,你便是可以。”鈕祜祿氏抬了抬手,子佩立刻會意,將長相思遞給了凝霜。
“謝太後娘娘的恩典,臣妾……卻之不恭。”若妍見已成定局,便忙謝恩行大禮道。
“天色不早了,皇後趕緊回宮吧……”鈕祜祿氏淡雅一笑。即便歲月已在她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皺紋,但卻總無法掩飾,那別樣的風華絕代。
若妍走後,子佩心生不解:“太後娘娘,您與皇後這些年來往並不密切,何以將這把古琴賜給了她?”
“因為放眼後宮,隻有她——也隻能是她,承受的起……”太後別有深意地歎了口氣,不知不覺間淚水竟盈滿了鳳眸,“長相思……長相憶……到底是往事了,哀家本就不該再讓它們存留著……”
隱約間,她似乎回到了年輕的時候,似乎又見到了慈祥的公公康熙皇帝,似乎又見到了深愛的丈夫雍正皇帝。
韶光易逝,紅顏易老,隻歎花無百日紅,美人終遲暮……過去的,永遠都過去了;過去的,永遠都回不來了……百年以後,當世人偶爾談論起這塵封著的一輪輪春秋,一切的一切都將成為曆史,成為那潭鏡花水月背後的,謎團……
- - - 題外話
- - -
韶光易逝,紅顏易老,隻歎花無百日紅,美人終遲暮……過去的,永遠都過去了;過去的,永遠都回不來了……百年以後,當世人偶爾談論起這塵封著的一輪輪春秋,一切的一切都將成為曆史,成為那潭鏡花水月背後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