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瘦”了
走在大街上,見人紛爭,趕緊繞個彎走掉。
回到家裏,老早以前每日必行的“問候禮”不知什麼時候也免了。
老朋友久不見,電話記不住打一個,似乎曆史已遠去。
踏著鍾點上班,寒暄、聊天也是一種疲憊。
下班守著電視,看電視劇氣壯山河、情動天地,竟如同看小醜玩把戲,無動於衷。
忽然感覺空間很擁擠,而情感益發“瘦”了。“瘦”得缺乏生氣和活力。
物欲不斷膨脹,人和人無暇顧及精神的交流和升華,情感便多轉化為“熒屏銀幕”上的“刺激”與“呻吟”。
不少人開始懷念從前夜不閉戶、涼席竹床鄰裏歡聚、相互關照的情景。那時候,人們的情感絕不似現在這般“苗條”、幹枯。
高檔的酒吧,迷人的KTV,豪華的賓館套間,舒適的遊船……都成了現代人忙於金錢的場所。客氣話愈來愈漂亮,“ 包裝”愈來愈新潮,隻是“清瘦”了真誠,淡漠了情感。
當然大可不必尋找農業社會時的脈脈溫情,但能不能在人欲橫流之中注入一點真切的情義?這並不需要說教,更不需要號召。
當我們以貧瘠的情感來支撐“肥腴”的人生,如何保持它的平衡呢?
一篇散文,一首抒情詩,一支鋼琴曲,一朵玫瑰花,一個無言的微笑,一份默默的關心,——隨時隨地都可以給情感的樹修枝澆肥。
森林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擁有,但一棵小草,一片綠蔭,卻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培植出來的。展望情感的森林,那裏麵應當有我的一束鮮花。為你,這我,為他,播一點愛的種子,總有一天會芳草無涯。
那時候,我們的情感會豐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