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日報》這則報道並不是針對《明朝那些事兒》,也不是針對林笑,而是再給所有的曆史書籍作者敲警鍾。
“盡管《明朝那些事兒》火了,但是我們要透過表象看本質,作為正史書籍,《明朝那些事兒》之所以能火,並不是因為其幽默風趣的筆風,而是因為其深刻一針見血的分析,這本書既遵循曆史的發展,又有著深刻的分析,不管是對時事,對人物,還是對時代背景,都分析的極為深刻,有著作者明顯的成果,這才是讓這本書顯得與眾不同的地方,如果想要讓曆史讀物有所抬頭,這點是不可缺少的,曆史書籍的質量,是到了要提升的時候了,如果還像之前的不痛不癢,千篇一律,曆史書籍隻會走向沒落,希望曆史書籍的作者們能夠看清本質,不要被眼前的表象衝昏了頭腦……”
《華夏日報》這篇報道得到了很多專業人士的支持,《明朝那些事兒》隻是披著幽默風趣的外衣,這隻是它的一個手段,而裏麵真正的實質的內容,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風趣幽默的流行寫法,隻是吸引讀者的一個手段,而精辟的內容,才是這本書能夠留住大批讀者,能夠火爆的原因。
《明朝那些事兒》首日過半就脫銷的情況持續被炒熱著,一時間很多曆史作者已經開始構思新書了,更有一些真正的學者,已經開始聯係《百家講壇》,準備展示自己的成果。
可以說,《明朝那些事兒》給死氣沉沉的曆史文學搞活了,就猶如一縷春風一般,喚醒了沉睡多年的曆史文學,曆史文學是有著很深的底蘊的,林笑不能改變,但是他卻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時間回到林笑抵達大海南的時候,林笑睡醒之後準備出去走走,大海南此刻正是內陸大概六七月份的天氣,說不上炎熱,海風一吹,很舒服,但是中午的時候,的確很熱,林笑出去,是準備選擇拍攝廣告的地址。
差不多中午十一點的時候,林笑走出了酒店的大門。
大海南的綠化很好,轉了一圈,林笑也沒有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拍攝地點,林笑需要的,是那種幾乎沒有植被,讓人一看就很熱的感覺,而大海南綠色植被有些多,不管走到哪裏,都是鬱鬱蔥蔥,綠色在這炎炎夏日中,讓人感到一絲清爽,完全違背了林笑的想法。
轉了兩個多小時,林笑沒有收獲,心想不如找個地方先吃點東西,這時候正好看見路邊有一家海鮮撈飯小店,林笑便走了進去。
點了一份什錦海鮮撈飯,林笑拿起桌麵上的雜誌隨便翻翻。
這本雜誌其實就是大海南的旅遊指南,各個地方的景點,路線以及收費標準什麼的,林笑翻著翻著忽然停住,一張圖片映入他的眼簾,林笑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照片上,一片荒涼之地,到處黃土,幾座黃土山包坐落周圍,這裏正是林笑心中最滿意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