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和紀曉嵐君臣二人常常以對對聯陶冶情趣。
有一年元宵節,乾隆帝與群臣在文華殿中舉行猜謎活動,君臣每個人既是出謎者,也是猜謎者,凡出謎者被別人猜中,則罰酒一杯,否則,猜者被罰。
乾隆帝不但是一位大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大才子。在寫對聯、猜謎語方麵,更是興趣濃厚,才思敏捷。活動進行那麼長時間,文華殿中很多大臣都被皇上罰了酒,而紀曉嵐卻一直未被罰,皇上不甘心,紀曉嵐也想趁皇上高興之際,罰皇上一杯,以博君臣之樂。紀曉嵐湊到皇上身邊道:“皇上今宵可大露臉了。”乾隆帝道:“紀愛卿的謎語在哪裏,朕可射中乎?”紀曉嵐遂引皇上來到自己寫的謎語邊,隻見是一副對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都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也非野獸;
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中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亦為妙文。
下批寫著:打二字。
乾隆久思不解,亦是對聯,又是謎語,久久沉於苦思之中。紀曉嵐見狀,不忍心太難為皇上了,遂提示說:“以皇上的聖才,此時此景不難猜中。”乾隆一聽“此時此景”的提示,恍然醒悟,順口說:“莫不是‘猜謎’二字。”紀曉嵐道:“正是,在臣提示下答出,如何罰酒?”皇上笑道:“各罰一杯。”君臣笑舉杯一飲而盡,其樂融融。
過了正月十五,才算是年節過完了。過去,過春節一直玩到正月十五,到正月十六,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了。
這天是正月十六,皇上來到紀曉嵐的工作室,一方麵看看《四庫全書》編纂工作在新的年度中如何安排,另一方麵也為昨夜餘興而來。隻見紀曉嵐坐在案前沉思,未見皇上進來。乾隆問道:“紀愛卿何事苦思?”紀曉嵐一聽忙跪迎:“不知皇上駕到,有失盛迎,罪該萬死!”乾隆道:“不怪!不怪!愛卿有何心思不妨說來。”紀曉嵐見皇上不但不怪,而且和藹可親,深為動情,遂提筆寫了兩個字呈上。乾隆一看是“思家”二字。
這曉嵐自從入京為官以來,三年沒回家了。熱鬧過後靜下來時,確實想家了。皇上見字後道:“人之常情麼,紀愛卿鄉下家中都有什麼親人啊?”紀曉嵐答道:“父母兄弟妻兒十口,臣雖甚想他們,但想到國事繁重,也不好向聖上告假,不過一時靜思而已,請聖上原諒。”乾隆聽後,略有所思,忽然道:“這樣吧,朕出一聯,愛卿若要對得上,朕就給你一月假期回鄉看看。”紀曉嵐一聽,麵露喜色,遂道:“請聖上出聯。”乾隆手拿著紀曉嵐寫的“思家”二字,想了想,隨口吟道:
十口心思,思國思家思社稷;
紀曉嵐一聽,好一個分合字謎聯,“思”字正是“十”、“口”、“心”三個字組成的,而且正切自己此時的心情,很佩服這位皇上的才思敏銳。
紀曉嵐想了一想,立即跪於聖前高唱:“謝主龍恩。”遂又唱道:
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
乾隆忙說:“別謝了,快應對吧!對得上才能準假。”
紀曉嵐奏道:“臣已應對了。”
“哦?”乾隆回味一下才恍然,紀曉嵐對句中的“寸”、“身”、“言”三個字不正好組成是“謝”字嗎,與“十口心思”對得天衣無縫,切景切意。
紀曉嵐得到假期,衣錦還鄉榮耀一番,君臣對聯也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