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灶之計”表示在戰爭中隱瞞自己軍隊的實力,借此麻痹敵人。
此典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
戰國時,韓國因魏國的進攻向齊國求救。齊王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進攻魏國都城大梁。魏軍主帥龐涓得知敵人襲擊後方陣地,連忙撤軍回援。孫臏聽說魏軍撤了回來,便對田忌說:“魏軍一向勇猛善戰,從不把齊兵放在眼裏,我們為什麼不加以利用呢?如果我軍今天做飯時挖十萬個灶,明天挖五萬個,後天再挖三萬個灶。魏軍會認為我們的兵力越來越少,因此麻痹輕敵。”果然一路上龐涓見齊軍的灶越來越少,高興地說:“想不到齊軍如此膽怯,才入魏國境內三天,士兵就逃亡過半。”於是他下令丟掉步軍,隻率領少數騎兵追趕齊軍。當行至狹窄的馬陵道時,到處倒著樹木,非常難走。龐涓見地上放著一封信,便叫人舉起火把來看,上麵寫著:“龐涓死於此!”這時,埋伏在兩旁的齊軍萬箭齊發,魏軍紛紛中箭,龐涓見難以逃命,就拔劍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