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教我!”一進書房劉開就說道。他實在是急了。
“承蒙王爺厚愛,屢次相召,不是豐不識抬舉,實在是無奈,自從王爺封王後,豐就從中看出皇上對王爺寵愛多於猜忌,再加上此次的事,豐才敢來。現在王爺可以養一些食客,不過還是不可招搖。”
“王爺您。。。。。。”
“好了好了,你也不必王爺王爺的叫,我就叫你符皓,你就我。。。。。。,我現在還沒有字,不過先父臨去世時取個字,叫德先,萬事要以德服人,不可做失德的事,你叫德先或者少兄吧”
“多謝先生坦誠相待,開雖王爺,然做事手腳一直放不開啊!”
“我朝因片麵總結秦朝滅亡教訓而大封同姓諸侯王以為藩輔,實行郡國並行的雙軌地方行政製度。即將當時全國60個郡的3/4分封給諸侯王,中央直轄僅15個郡。於是重蹈戰國時割據之勢,終於爆發吳楚七國之亂。平叛後,朝廷損黜王國官製及其職權,武帝並以“推恩令”分割王國封地,縮小其轄境。從此,諸侯王唯得衣食租稅,郡國並行製名存實亡,實際已恢複秦的郡縣製。王爺可說毫無實權,然現今陛下對王爺寵愛有加,給了王爺治理郡國的機會,我等郡國官員都是王爺的門下,王爺現在要做的就是等。”
“等?”
“對,等,當今陛下尚在,您不可能造反。”
“那是!”劉開急急說道,他可不想然人誤會。
“您如今名聲在外,有受陛下的喜愛,但是現今朝廷權柄都宦官閹人手上,您做事多有摯肘,必須改革朝政,出去閹黨,致使政令通行,王爺要等是時機,一個一舉鏟除閹黨的時機。”
“開也是這樣認為的,不過等到那時,隻怕朝局已經敗壞不堪,不可收拾了,而且那些人多在一天,天下百姓就多受一天的苦。”劉開現在非常的矛盾,到底要不要等到黃巾起義,就算現在殺了張角,如果朝局還是這樣,說不準有冒出一個張角,但是現在他也沒辦法改變朝廷的決策,而且現在世家橫行,普通的百姓生活已經到不堪入目的地步了。
“您心懷天下百姓,這是好事,但是如今力量薄弱,現今第一步是積蓄力量,第二步鏟除閹黨,第三步才能改革朝政,自從武帝為加強皇權,削弱丞相權力,建立中朝製,即選用一批地位較低的內廷人員參與朝政。其中原屬少府,為皇帝掌管文書的尚書以及一些內廷人員,地位有較大提高。朝廷政務往往先與尚書、侍中、大將軍等近侍內廷“中朝”人員商議,然後告之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官員。外朝官實際作用被削奪,地位下降,中朝官員受到重用。中朝製的建立既是皇權與相權矛盾的產物,也是內廷近臣權力膨脹的結果。成帝時,大司馬(武帝時由太尉改稱)、大司空(成帝時由禦史大夫改稱)和丞相(哀帝時改稱大司徒)三公權力進一步削弱。尚書權力擴大,尚書令又為主管,設五曹。中興以來尚書權力進一步擴大,尚書機構稱台,有令、仆射各1人,尚書6人,分掌三公、吏、民、客、二千石及中都官等六曹,分割或取代了九卿部分職權。東漢至魏晉,中央政務逐步由三公向三省轉移,行政事務漸由九卿向六部過渡,您先前就任了尚書仆射,現在因為回家守孝而去職,但以後不難再入中樞,那時您就可以掌握朝政,自上而下的進行改革,雖有阻力,然不會比現在困難。”
“多謝先生教誨,開現在就開始等,不過中山郡國的事,就麻煩先生了,過幾日應該會有幾位才華出眾的人來,到時一切就叫給符皓你們了。”想想劉開就激動,名人啦,果然是有實力的,現在就期望那幾位也來,那就太爽了。
“豐必定不負眾望,做好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