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迷宮(1 / 3)

店外下雨如柱,慕林秋手提一壺土窟春酒坐於一張尺許見方的客桌上自斟自酌,心道:“連日來雨下個不停,倘若再不回白馬寺,恐怕師傅真要怪罪於我。”

惆悵間師弟朱七股從臥榻裏麵朝慕林秋走來,慕林秋瞅他麵無血色,兩眼浮腫,道:“睢你這等麵色,倒像是鬼魂附體一般,昨日夜裏想甚麼去了?”

朱七股沒有即刻應聲,眼珠無神的望著店外的雨越下越緊,若有所思,道:“師兄,我昨日夜裏做了一個夢,甚是可怖。”

“甚麼夢?”

“我在夢裏出恭去,到得茅廁旁卻看見一個女童通身白衣坐在那裏,旁邊立著一口朱漆棺材,棺材裏放著一俱除去屍首的屍體,而那屍首捧於女童手裏,卻像是啃西瓜一般一口一口咬下去,那女童滿口是血,兩眼無珠,我見那屍首竟是師兄你的頭顱,已然大駭從夢中驚醒過來,直到天明也未曾入睡。”

慕林秋聽了卻不以為然,道:“朱師弟啊,你隻怕是想鬼想多了,什麼妖魔鬼怪,我們佛門中人一心向佛,四大偕空,百無禁忌,你可曾聽說過這冥雲殿裏那家客棧酒鋪裏有妖有魔麼?”

朱七股無以應答,然後道:“師兄,咱們回寺裏去吧,遲了師傅又要怪罪咱們擅自離寺,不守寺規,罰我們麵壁思過,上次咱們去回雁樓喝酒的事情幸虧是青蓉師姊幫我們求情,不然又有果子吃了!”

“什麼寺規寺律,我雖身佛門中,可是也俗家子弟,師傅是怪你這個禿頭和尚不守戎律。”說完慕林秋抿嘴而笑。

朱七股有個問題一直想不通,在白馬寺那麼多僧人中,為什麼師傅隻對慕林秋不剪頭發,而且教他上乘武功。師傅練就的紫陰功,淤血術可謂是江湖上讓人敬而遠之啊。

慕林秋數日來在這間酒鋪裏,更多的是好奇心使然,否則即便是人命關天的事情,隻要事態不再以惡的一麵發展,他也可以一笑置之,更何況是酒鋪外這場雨,倘若成了阻礙他回白馬寺的緣由,豈不怪哉。

雨明顯地小了很多,街道上卻極少看到行人,慕朱兩人嘰哩咕嚕淡論的正酣,忽聽得比鄰酒鋪間的廂房裏有人正在撫琴,琴聲堪稱絕耳,那聲音婉若從空穀中由遠蕩近,到得近處那琴聲在你身前低沉下去,其間又有琵琶之聲細水長流般揉合進來,兩者剛柔並進,轉而又低沉下去,到了最低處琵琶聲扶搖直上,琴聲緊跟其後,間關鶯語鳥鳴,珠玉落盤,聲音越來大,恰似廣袤沙場鐵騎突出,刀槍彼鳴。

慕朱二人忘我之形溢於臉麵,欲意向廂房走去,一探究竟。“世間竟有如此能人,即便不能認識,若不能瞧上一眼,豈不枉然了。”慕林秋如此想著,便要邁步而去,朱七股道:“師兄莫急,你不覺得此地有些蹊蹺嗎?!”

“早有所料,偌大一個鎮甸,幾日裏街上竟無行人,連這鋪子裏的茶博士,店小二都感覺不對勁,事已至此,既來之則安之。見機行事。”說話間,見一批身著官服的人從雨中走來,有百人之眾也不打傘。眾人分兩排並行,排中一匹棗紅馬車拉著一個大銅相子。

朱七股道:“師兄想必這相子裏便是說的那件寶物了。”

“一件袈裟用的了這麼大的箱子麼?”

官兵們越走越近,為避免被發現以防不測,二人在鋪子裏能看到外動靜的地方隱蔽了起來。

然後朱七股問:“師兄倘若師傅所說的那樣,那袈裟豈不是凶多吉少禍害黎民蒼生麼?”

“隻怕他們不知道這其中的玄機,隻當作玄奘法師披過的佛門寶物。”

“聽說人隻要披這袈裟常年頌經念佛,死後便能得道升天,當真有此事?”

慕林秋笑道:“也許把,否則李世民咋地派唐僧去天竺國取經呢?”

朱七股還是不解:“既然如此,那唐高宗李治怎麼舍得千裏迢迢命人把袈裟送至漠北,難道真像人們所說的這是先帝唐太宗的遺命?”

慕林秋道:“大抵如此,聽師父說文成公主乃唐太宗的養女,為吐漢融合這也不失為一種良策啊,當下文成公主和鬆讚幹布終日在紅山宮(布達拉宮的雛形)頌經拜佛以求升天。”

“那我們來此作甚,難道師兄要搶它不成?這種滔天之罪隻怕死了要下地獄!”

說話間忽見適才撫琴的廂房中,躍出一名貌美女子身抱琵琶擋在官兵來路,身著白色細釵禮衣,臉麵用半透明的青紗遮掩起來,身板婀娜娉婷,實屬少見。朱七股看那女子身段不凡,不禁啊地感歎了聲,而慕林秋卻想:“適才既是撫琴又彈琵琶的,現在咋地就此一女,難道有伏兵?看那女子縱身躍樓而下剎那間,身輕如燕,若非沒有極高的上乘內力,絕無可能。”

突然聽得官兵首領對那女子喝道:“爾等何方人士在此擋道,不怕怪罪聖上麼?”那首領聲音卻像個娘娘腔,一聽便知是個太監。

“倘若你們都在此斃命,聖上還會怪罪麼?”此言從女子口中一出,人群立馬騷動起來,各挺兵刃,意欲向她撕殺開來。

那太監道:“大家莫要驚慌看好箱子,我倒是想看看她有何能耐。”言畢,便拔出手中的長劍橫於胸前,隨即舉起長劍在上空劃了一道弧線,慢慢地長劍隨著弧線劍尖指地。他雙眼直盯著女子,但見那女子聲色未動,仍是保持一種站立姿態,不屑之色溢於形體。這對一向有點霸氣又以在宮中以劍法武功占據一席之地的這位太監來說,顯然是一種侮辱,而這首領缺乏的便是對這種間接性侮辱的隱忍,便一下子把凝聚在丹田的氣流運至胸腹,隨右手經絡線向掌心用力外吐,凝力一發長劍脫手而去,風馳電掣般向女子飛將過去,隨即那首領腳趾一點,雙手向前急探與長劍平行並進,手掌意欲向對方的天靈蓋上劈落而去。

那女子哼的一聲,雙足一點向後倒縱一射之地,首領見勢不妙,陡轉右手把長劍執於手中向對方奮起直削。不等那首領仗劍逼近,女子用手在琵琶弦上輕輕一拈,一股強勁的指力從弦上彈飛而出,乓的一聲彈在首領手中的長劍上,那長劍應聲從劍頂寸許處折為兩節。首領已有所駭,心中怔道:“此等內力世屬罕見,今日陡遇強敵,實不為我一己之力所能應付。”今日身負重命,豈能就此服輸,首領一聲喝令眾官兵一哄而上,把女子團團圍住,瞄準女子身體的各處要害殺將過去,那女子並無膽怯,未等對方出手,把手中琵琶用力一捏,刷的一聲巨響已變得粉碎,隨即運力向四周撒將開來,隨著一連串刷刷刷旳響聲,數幾十名官兵被刺中要害應聲而倒就地斃命。當時此時那首領已執起另一柄長劍向女子飛速急刺,他極盡畢生之所能,絲毫不留餘地,打得全是死著。女子卻赤手空拳,速度之快身形已變得模糊,眾人在一旁手持兵刃隻得觀望二人相鬥,無法逼進。而那女子與首領手中的長劍相接時,竟發出一連串密如珠連般金屬相擊的聲音,完全看不清使旳是什麼招。料想那女子武功深不可測,正與首領酣鬥間還調侃道:“太監功夫真是了得﹐可惜不是個男人﹐不過今日你武功再高也無用﹐那東西我是要定了!倘若你不想眾人們葬命於此,就乖乖地把袈裟交於我,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