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大地一片混亂,殺伐之事從未停歇。
戰禍連連、哀鴻遍野、血流成河、人心惶惶、永無止境的戰亂將遠古大地推到了崩潰的邊緣,最終的結果是人界占據了人間大地,精靈占據靈界,水族占據大海,妖界散落各地占山為王,遠古大地總算得到了暫時的寧靜。
世間生靈得以安居樂業,休養過後呈現出國泰民安,太平盛世的浮華景象。然而事情卻遠沒有結束,世間還有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生靈,那便是魔。
據傳魔是由天地間的怨氣積聚而成,天性殘忍好殺,內心充斥著與生俱來的仇恨,仇恨所有的一切。
而且魔的力量非常驚人。他們狂妄的認為自己才應該是大地的主宰,可事實卻是他們連屬於自己的棲身之地都沒有。這樣的世界對他們是不公平的,哪怕這是個所有生靈都向往的太平盛世,魔卻認為這是個應該被顛覆的醜惡不堪的世界。
他們嫉妒那些擁有領土而且蔑視他們的各界生靈。因而不斷挑起與各界戰爭,妄圖顛覆這個遺棄了他們的肮髒世界。
但是魔的數量太少而且各自為政,經過多年的戰爭後他們並沒有得到他們心中所想要的理想世界,反而被其他生靈逼到了絕境。這不得不說是對他們的一種殘酷的諷刺。
就在這個時候魔界誕生了他們的第一位魔尊——穆迪。他以強大的魔力收服了九天十地所有的魔,並在一片蠻荒之地建立了魔界。
魔尊穆迪定都寒骨城。登基的那天,九天十地的諸魔趕來朝拜,各種異獸的怒吼響徹六界,盡管初生的魔界實力還很弱小,對各界並不構成威脅,但諸界生靈卻依然隱隱感到不安。
他們不知道這個新建立的魔界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盡管人們內心向往和平,但也深知魔的內心向往的卻是戰爭與殺戮。
出人意料的是魔尊穆迪很謙卑,一生都嚴禁諸魔再惹事端,並且建立了許多魔界的新秩序,把魔界建立成了同諸界一樣的世界,而穆迪死後,以後繼位的幾屆魔尊也都以這種態度和其他諸界交往,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世間還是保持了表麵上的太平,直到三百年前魔夜王子的出現。
現在的人們都已經不知道當年魔夜王子為什麼要挑起那場戰爭,但卻知道這個魔夜王子天生魔性極高,並擁有一柄魔夜劍。他發動了同各界的戰爭,屠戮了整個大地!但令人不解的是,就在魔界的聲勢如日中天的時候,魔夜王子卻在他一生最後一場戰爭中戰死,而他戰死的地方據說是一座城——夜殺城!
人們都覺得很困惑,當年諸界在魔界的鐵蹄踐踏下早已經是奄奄一息,究竟是誰還有力量殺了他?
從此魔界再次回到了那個蠻荒時代,為爭奪魔尊寶座魔界陷入內亂。而諸界的精英也在夜殺城一戰全部戰死,沒有一個生靈活著從夜殺城出來,可見這個魔夜王子有多強大。
不過世間從此便有了一個傳說,上天有五件絕世異寶流落人間,赤血之眼,魔獄之杖,鴻鵠劍,血影刀,流光舍利。
誰若是找到這五件異寶,便能得到魔夜王子的魔夜劍和他畢生的修為,從而征服整個世界。這對所有修真者來說都是一個莫大的誘惑。眾多修真者趨之若鶩,苦苦找尋。
但是夜殺城隻是傳說中魔夜王子戰死的地方,事實上卻從來沒人知道那是在哪裏,而且這五件異寶幾乎無人見過,甚至連聽都未曾聽過。
所以盡管傳說流傳的很廣,但卻始終無人能參透,漸漸的許多人都開始認為這個傳說是假的。
對於那些自己參不透的真理,人們總會認為那是謊言,這是人類的一種悲哀,一種愚蠢的悲哀!
白雲山莊,坐落在絕山山頂,終年雲霧纏繞,因而得名,白雲山莊莊主是個剛過百歲的年輕人,姬雪風,因為修真之人都可活四五百歲,所以他也的確算得上年輕了。姬雪風俊秀無比,且俠義之名遠播。白雲山莊在他的帶領下也在人界的修真界占據了很高的地位。
當時人界最強的兩個修真門派是宇仙派和延壽寺,人界每三十年會有一次血池會盟,各個修真門派群雄逐鹿,爭奪盟主之位,但盟主的寶座卻永遠隻在這兩派中間產生。
而姬雪風就是師出宇仙派,但卻並不是宇仙派承認的正統弟子,事實上當初他甚至差一點命喪宇仙派。
三十年前被逐出宇仙派後他回到白雲山莊繼承了祖業,並苦心經營,終於將白雲山莊發展成僅次於宇仙派和延壽寺的第三大派,並且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他與延壽寺的頑僧江小白,鳳凰城主阿飛,靈界王子摩柯被人們尊稱為寒骨四公子。因為二十年前,一個名叫黑撒的魔再次統一魔界,並圖謀找回魔夜劍,
東山再起,他們四人帶兵結伴殺到寒骨城,還未坐穩王位的黑撒帶領諸魔奮力抵抗,結果黑撒戰死,群魔作鳥獸散。
曾經魔界的聖地成為了他們炫耀戰功的地方,可見魔界已經沒落到了何種地步。從此四人聲名遠揚。
此刻姬雪風正在山莊的後山修煉,他閉關已近一年。但就在正午時分,閉關的石門毫無征兆的突然開了,姬雪風一臉疲倦的走了出來。
守候在門外的下人阿福一見姬雪風大喜過望:"莊主!”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姬雪風一笑道:“不必如此驚慌,有什麼事慢慢說”姬雪風為人向來隨和,對下人也是一樣。所以白雲山莊也是以仁義聞名。
阿福不好意思說道:“也沒什麼事,隻是莊主突然出關,我太高興了,所以才會不知道該說什麼,對了,要不要通知各堂主前來議事廳見莊主。”
姬雪風擺手道:“不必了,我先到處走走。”
阿福還想說話,可姬雪風已經走遠。他心裏有事。心裏有事的人通常都是不願多說話的,不是因為不想說,而是不想對無謂的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