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醫案
陳家揚醫案
倪某,女,26歲。初診:1957年3月16日。
〔症狀〕患者結婚已3年,夫妻感情甚佳。自婚後每於性交時,兩性一接觸,陰道即排泄津液甚多,及至性交時全身顫抖不能忍耐,甚至意識蒙矓全無所知。性交後僅氣息奄奄,全身癱軟,兩三日不能起床。因此避免房室。隨後發展到夫妻一有擁抱、接吻,陰道即排泄大量津液,繼則全身癱軟,數日不能上班工作。患者對此甚感痛苦。平時頭暈,目眩,腰酸,體倦,不能耐勞。月經期準,量不多,色較淡。形體較瘦弱,麵色白。舌質淡,少苔,脈象弱。
〔辨證〕命火不足,下元虛憊。
〔治則〕補命火,固下元。
〔處方〕生龍骨18克生牡蠣18克熟地黃15克山茱萸10克山藥15克茯苓10克製附片6克肉桂3克巴戟天10克菟絲子10克仙靈脾10克遠誌10克五味子6克。
二診:前方服用10劑後,自覺精神體力漸增,雖未有房室,但有擁抱接吻時未見排泄津液,過後也無全身癱軟現象。舌質淡紅,少苔,脈緩。前方加減繼服。
三診(5月8日):在節日期間曾有一次性交,約20分鍾,性欲正常,自覺滿意,過後無癱軟不能起床的現象,次日尚能外出遊玩。至此停服湯劑,改用丸劑以鞏固療效。處方:生龍骨60克生牡蠣60克熟地黃45克山茱萸30克山藥45克茯苓45克炙附片20克肉桂10克仙靈脾30克巴戟天30克菟絲子30克鹿角膠30克覆盆子30克紫河車30克。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10克,每次1丸,早晚服。
1958年3月隨訪:患者自治療後,精神體質均較前健壯,性欲正常,月經也較前多,色也正常。
〔來源〕中醫曆代醫案選,673。
承忠委醫案
王某,女,38歲。初診:1988年2月28日診。
〔症狀〕1年前曾被二人尋汙致昏迷,後即不能性交,媾則頭痛惡心嘔吐,甚則昏迷,陰部痛脹難耐,初診麵色黧黑,眩暈耳鳴,神疲納少,膝軟腰酸,月經愆期,量多色暗夾塊,經前帶下淋漓,色黃,舌淡紫苔黃白,脈經澀。
〔辨證〕肝腎虧虛,瘀阻衝任。
〔治則〕補肝腎,調衝任,化瘀血,導敗精。
〔處方〕劉寄奴、赤白芍、牡丹皮、枸杞、女貞子、朱茯神各15克巴戟天、全當歸、製香附、旋覆花、懷牛膝、留行子各6克月季花、川芎各6克。
5劑後諸恙漸輕,後以此方出入調治月餘而痊愈,隨訪近年,未見複發。
〔按語〕性交時局部不適循經逆上,直幹巔頂,加之心情緊張恐懼,逆氣更易上犯,致嘔吐、頭痛、昏迷作矣,故以劉寄奴、赤芍、白芍、牡丹皮、當歸、旋覆花、懷牛膝、留行子導敗精,巴戟天、枸杞子、女貞子等調衝任、補肝腎,香附、月季花、朱茯神疏肝鬱而釋恐懼,獨用少量川芎與旋覆花、牛膝相合,燮理氣機,使清升則頭痛愈,濁降則嘔吐止。
〔來源〕山西中醫,1993,(2):45。
劉乾和醫案
蘇某某,女,25歲。初診:1977年4月13日。
〔症狀〕近3年來,每逢同房時女方則突然出現不省人事,頸項及四肢強硬,呼之不應,待片刻可自行緩解,未作治療。結婚近2年,婚後尚好,自產後出現此症,並自述對同房無恐懼感。平素飲食、睡眠及二便如常。觀其麵色少華,形體瘦弱,舌淡嫩,苔薄白而滑,脈沉細略弦。
〔辨證〕屬心肝血虧之痙證。
〔治則〕補血養肝。
〔處方〕黨參15克黃芪15克當歸10克茯神木10克炒棗仁15克遠誌10克杭白芍12克熟地黃18克白術9克木香6克陳皮6克甘草6克生薑9克大棗6枚。水煎服,日進1劑。並囑服藥期間忌房事,進6劑後,其愛人來雲,服藥後精神較前好,飲食增加。隨囑其守方再服,如能買到桂圓肉可加入15克。10劑後,改用人參歸脾丸,早晚各1丸。半年後隨訪,前症已消失,未再複發。
〔按語〕此症臨床少見,醫籍亦未見有記載,“同房發痙證”之病名為筆者所擬。根據祖國醫學辨證施治,審陰陽氣血的盛衰,當屬心血不足、神無所主,肝血虛,筋脈失濡潤而發為此證,用歸脾湯健脾養心,益氣補血,加白芍、熟地黃養肝補血,遣方10餘劑而取效。
〔來源〕新中醫,1981,(4):29。
劉學勤醫案
董某,女。
〔症狀〕患者經行交媾,病犯“撞紅”,初者,下部不適,嗣後,每次相交,必然陰部抽搐,繼而發痙,神誌昏糊,病延年餘。按脈弦細,審舌較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