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章 長生(1 / 3)

在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的時候,我一定選擇活下去。因為死亡,是失敗的注腳。——孔儀

============================================

公元21世紀的頭幾年,考古工作者在對阿房宮遺址進行深入挖掘後,隻發現了三麵高聳的夯土牆和一塊刻著“大匠乙”的秦瓦。

難道,那個傳說中盛極一時的阿房宮隻是虛有?難道,它裏麵還藏著更多的秘密?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畢生追求長生不老。那麼,他真的得到了他想要的那副神奇丹藥嗎?

……

盛夏。終南山的葉已綠得極富壓迫感。渭河吹來的風,裹著厚重的曆史沉澱,其中夾雜的,也許還有六國冤靈的哀嚎。

今天是多年以來破天荒的日子,始皇帝的旨意,讓所有修陵人全部停工、原地休整。今兒不用幹活了。

為了滿足那位高高在上的千古一帝對其身後事的奢靡想法,這幾十萬的六國苦役們,已經不知道忙碌了多少晝夜。突然閑下來,大家很有些手足無措。

在阿房宮的工地上,幾個燒磚的苦役,趁這難得的閑暇,便走到皂河邊去請他們的工頭吃酒。

這個工頭名叫孔儀,是這裏負責燒磚的大匠。此時,他正坐在皂河邊發呆,沒人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大匠孔儀,字乙,本是中原衛國人。衛國是秦的屬國,所以秦在掃平天下後,卻仍然保留了衛君的封號和城池。衛國的有才之士,也被請到了鹹陽,得委以重任。

眼前這個來自衛國的大匠,實則不過十八歲的少年。隻因皇帝有意拉攏衛人,這才給了他大匠的職位,讓他負責阿房宮燒磚的事項。

因為本身不是秦人,孔儀對手下那些苦役要比秦國的工頭更仁慈。由是,苦役們都把他當長兄看,雖然他在年齡上隻是一個小弟。

一個苦役見孔儀臉上布滿愁容,不解地問:“大匠乙這是怎麼了?和孔醫官鬧別扭了?”

孔儀的手上正捏著一塊瓦片,待苦役問時,他便將瓦片遞過去示意其觀看。苦役接過來,卻見上麵有燒灼痕跡,隱隱還有數道裂紋。這些瓦都是他們工地上燒造的,本已曆高溫。如今卻見燒裂的跡象,這隻說明,這片瓦被孔儀用更高溫度的火焰重新燒過。

苦役們知道,孔儀是衛國的鑄劍名師孔周的後人。孔周有三口著名的寶劍,一曰含光,二曰承影,三曰宵練。可惜當年魏國入侵,三大名劍皆不知所蹤。不過,孔儀得家傳真諦,對於火焰的把控能力,非其他匠人可比。所以這片瓦的裂紋,整個工地上隻孔儀一個人能燒得出來。

這個場景,苦役們見得太多了,所以便隨意地問道:“這回的卜辭是什麼?”

不錯,孔儀燒這片瓦,實則是在占卜。衛國人是殷商的直係後裔,一向保留著商人最正統的儒家傳承。衛國貴族幾乎人人都深通《易經》,踐行著每事必占的傳統。孔儀無處去找龜甲牛骨,隻好以瓦片為占卜的器物。

誰知孔儀此時卻意味深長地說道:“要變天了,我今天不去喝酒,你們自去吧。”

……

約在掌燈時分,從遠處匆匆跑過來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女。小女臉上紅撲撲的,胸前還掛一枚晶瑩剔透的紅玉,隨著奔跑一蕩一蕩,增加了幾分俏皮氣息。小女額間滲出幾滴香汗,想是因著事情緊急,才不惜力氣跑來找孔儀。

她就是苦役口中的孔醫官,名叫孔沁,是孔儀的同胞小妹,受學於醫官秦越人一門,在鹹陽宮裏做女醫的工作。

孔儀接著孔沁,忙問何事。孔沁氣也來不及喘,便急道:“徐福回來了。”

“真的?”孔儀急切間險些驚呼出聲,拉著孔沁就往其來的方向跑。

孔儀來秦國,正是因為徐福。因為據傳說,他祖上珍藏的那三口寶劍,隻有徐福知其蹤跡。可惜,孔儀剛來秦時,方知徐福得始皇之命,赴東瀛仙山尋找長生不老藥去了。無奈之下,孔儀才在這工地上謀職,等待徐福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