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草原大決戰(1 / 2)

剛剛投靠,就得如此重視!

趙雲明白,這呂布乃是愛才、惜才之人。

若換其他諸侯,哪怕再重視,也不可能對剛剛加入的人如此重用。

趙雲可不是傻瓜,在公孫瓚身邊,他見識也多了。

一時間,趙雲有種感動,他是一個自負有才華的人,很多事情,從來都不屑去解釋。

本來趙雲覺得,自己一輩子或許隻能成為一些諸侯的親衛了,再也沒有上戰場的日子了。

可結果趙雲發現,這個叫做呂布的人,就在他第一次展露自己的才華時,便決定再建白馬從義。

趙雲對白馬從義的感情,在李誌穎看來應該是神深刻的。

在三國演義之中,趙雲一直都是騎白馬的。

在現代,聽過當兵之人的戰友情誼,那就會明白在古代那種生死之交的戰友情誼是怎麼樣的。

正是因為如此,李誌穎允許趙雲重新組建白馬從義。

公孫瓚好白馬,屢乘以破虜,虜呼為‘白馬將軍’。故選精銳三千,盡乘白馬,號‘白馬從義’。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乃畫作瓚形,馳騎射之,中者鹹稱萬歲。”“白馬將軍”的“白馬從義”是“善射之士”騎乘優良白馬組成的,所以它的機動力和射程是毋庸質疑的。換句話,這就是一支精銳輕騎部隊,也就是所謂的“控弦”,值得一提的是有資料顯示趙雲原是白馬從義之一。

提示:以上資料來自神戒收集。

趙雲加入,對李誌穎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在戰場,所以李誌穎臨時讓趙雲做親衛軍。

戰鬥,繼續進行。

李誌穎對胡人嚴厲的一麵,趙雲沒有什麼感覺,因為公孫瓚做的比李誌穎更殘,而且胡人的殘暴他也見識多了!

趙雲雖然看起來溫文爾雅,但絕對不是爛好人。

一個個婦女被押走,沒有了這些生育後代的女人,草原人多不起來,就不是威脅了。

李誌穎覺得,中原過去最大的問題,就是被仁義道德給束縛了自己。

如果中原人沒有自我閹割的話,曆史上也不會有那麼多曆史悲劇和災難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牛羊馬物質,除了給軍隊帶來了食物以外,也已經陸陸續續送到幽州那邊了。

各種獎勵,已經開始大量發放。

殺胡令的效果,已經開始。

殺胡令隻針對胡人男性,對胡人女子不算。

這種做法,無疑讓很多人批評李誌穎,可是批評有用嗎?

沒用,相反每一個批評的人都得到警告,要求他們去教化胡人,如果教化不了,要承受十年勞役。

一下子,整個冀州都沒反對的聲音了。

這個事情,也緊跟著記載在李誌穎的政策裏麵。

這一段曆史,注定會成為李誌穎的汙點,但是李誌穎在意嗎?他壓根就不在意。

別人怎麼看跟他沒關係,他自己過的爽就好了,反對他李誌穎,就讓那些文人去教化看看!

另外因為李誌穎讓假仁假義者去教化的事情,也讓李誌穎做事情的積極意義體現出來了。

有堵住了假仁假義、滿嘴道德的人刷聲望之路這個黑點,也會有彰顯他偉大的這一點。

凡事都有兩麵性,李誌穎覺得他應該算是演義得非常不錯了。

殺殺殺殺殺!

草原上麵,屍骨處處。

胡人部落幾乎全部被清空,隻剩下聯軍。

決戰,就要來了。

“神戒啊神戒,這戰鬥有個卵意思?”李誌穎在神戒之中詢問道,“治理天下固然可以提升我的綜合實力,但我精神足夠強的時候,放幾個位麵給我管理管理,不是一樣嗎?我也同樣可以得到曆練。”